• 26阅读
  • 0回复

江河源头正攻坚——青海扶贫纪事(上)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8-10-29
第4版(要闻)
专栏:

  江河源头正攻坚
  ——青海扶贫纪事(上)
  本报记者 韩小丽
  前不久,我参加’98百名记者志愿扶贫团来到青海省。辽阔的土地、秀美的山川湖泊、多姿多彩的民俗民风、丰富的自然资源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然而最使我感动的,是青海省从各级领导到各族群众为消除历史形成的贫困状况所表现出的坚定决心、顽强毅力和聪明才智。
  青海省地处青藏高原,是长江、黄河、澜沧江的发源地,被誉为“江河源头”。全省总面积72万平方公里,居全国第四位;人口480多万,少数民族占42%。青海是全国最不发达的地区之一,省内自然条件恶劣,平均海拔3000米以上,大部分地区寒冷、干旱,自然灾害频繁,特别是南部的玉树、果洛两个藏族自治州尤为贫困。
  打响扶贫攻坚战
  近年来,青海省委、省政府认真分析贫困状况和原因,积极探索脱贫致富的途径。青海省委书记田成平告诉记者,农牧业是青海贫困地区的基础产业,也是解决群众温饱的基础工程。为此,省里把强化农牧业基础、促进农牧业发展摆在一切工作的首位,实施三大扶贫工程:一、在青南地区,针对一年中有半年是冬季,雪灾频繁,牲畜常常过不了冬的情况,为每户牧民投入1万至1.8万元,搞好草场围栏、人工种草、牲畜棚圈和牧民定居房屋的“四配套”建设,增强抵御自然灾害能力。“八五”期间,累计完成围栏草场2347万亩,畜栅163万平方米,占全省总牧户67%的牧民实现定居。与此同时,有计划、有重点地治理退化、沙化草场和黑土滩,改善草场植被,解决人畜饮水困难;二、在东部干旱地区,开展“坡改梯”、“旱改水”,建设稳产高产田,积极发展雨水集流和小型水利工程,同时大力推广滴灌、渗灌、喷灌等节水灌溉技术,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率。正在实施的引大济湟工程,可有效解决湟水两岸的灌溉,每年可增产粮食1.5亿公斤;三、在缺乏基本生存条件和发展条件的地方,实施移民,开发柴达木盆地的40万亩耕地,解决7万至10万人的脱贫问题,同时有组织地向东部沿海地区和新疆农垦企业输出劳务,从事建筑、修路或耕种等。
  经过10多年的努力,截至1997年底,青海省贫困地区粮食总产量达7.54亿公斤,比1992年增长38.87%;工农业总产值达35.37亿元,增长107%;农牧民年人均纯收入达884元,增长122%;贫困人口由119.5万人下降到50万人。
  开发资源显优势
  “青海是经济穷省,又是资源大省,发展潜力很大。中央提出加快中西部发展,青海有能力、有信心抓住机遇,加快发展。”田成平说,“振兴青海的希望在于资源开发。要建设一批技术起点高、产业规模大、延伸性强的资源开发项目,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吸引外资,以开发促发展。”
  青海的确资源富集:水能储量在1万千瓦以上的河流就有108条,水电站总装机容量2166万千瓦,水电站单位造价比全国平均水平低20%—40%;盐湖资源不仅储量大,而且品位高、类型全、分布集中;塔里木盆地蕴藏着丰富的石油和天然气,是全国第四大气区。
  依托这些资源优势,青海省加大投入力度,初步形成了五大基地:水电基地、盐化工基地、有色金属基地、石油天然气化工基地和畜牧业基地。装机容量200万千瓦的李家峡水电站第一台机组已于去年2月投产发电,第二台机组去年10月建成投运;全省建成的盐化工项目生产能力达70多万吨,中以合资年产80万吨钾肥的青海钾肥二期工程先建工程已开始动工;民和镁厂已形成年产7000吨金属镁的生产能力,居全国首位;建于80年代初的锡铁山铅锌矿经济效益在全国同行业中名列前茅;建成了120万吨年采油能力、433公里输油管道、189公里输气管道和年处理100万吨原油的格尔木炼油厂。
  五大基地的形成不仅带动了一批高耗能工业及全省经济的发展,吸引了广东、浙江等地的企业将用电较多的初级加工项目设在青海,而且为青海的扩大开放、吸引外资创造了有利条件。青海省筛选出一批对外资有吸引力的项目,如柴达木国有农场中低产田改造,黄河尼那、直岗拉卡、公伯峡水电站的开发经营,格尔木10万千瓦火电厂工程,青海化肥厂、茫崖石棉生产开发,格尔木至察尔汗公路建设等,力争推进多种形式的合作,使对外开放有大的突破。
  记者团采访期间,正值青海省招商暨企业产权交易会召开,来自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等11个国家和我国各地的230多位客商参加,签订意向、协议合同105个,协议引进资金22.57亿元;产权交易项目65个,成交金额3.56亿元。
  这些资金和项目的引进,将进一步加速青海资源的开发。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