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15阅读
  • 0回复

捍卫生命之本——水土流失和治理探访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8-11-01
第4版(地方新闻·视点)
专栏:视点(十五)

  捍卫生命之本
  ——水土流失和治理探访
  本报记者董建勤
  编者按:水土流失问题已经成为我们国家的头号环境问题。本文从水土保持的角度展示了我国多年来在治理水土流失方面所取得的成就,概括了目前存在的问题,透视了水土保持的前景。这是一篇大文章的开头,不管是从生态工程的角度,还是从《视点》对于这个问题的关注,都是如此。
  头号环保问题
  水是生命之源,土是生存之本,水和土是人类生存和发展最基本的物质条件。然而,我国水土流失的问题相当严重,面积大约367万平方公里,占国土总面积的38.2%。其中,水力侵蚀面积179万平方公里,风力侵蚀面积188万平方公里,土壤侵蚀遍布全国。
  全国人大常委会环境与资源保护委员会主任委员曲格平认为,水土流失不是一个局部的环境问题,而是一个全局性的环境问题,在一定意义上已成为中国的头号环境问题。
  不久前,记者赴甘肃、四川和重庆三省市的黄河、长江中上游地区采访。从飞机上俯视西北的大片不毛之地,感到触目惊心;而从车窗眺望南方大片裸露的巨石,更令人心情沉重!北方的沙化和南方的石化,年均上百万亩,损失土壤50亿吨,导致耕地贫瘠,沙漠化不断扩展。
  据专家介绍,新疆塔克拉玛干沙漠和库姆塔格沙漠之间“绿色走廊”的胡杨林面积已由81万亩锐减到20万亩之内,幸存下来的有1/3成片干枯。内蒙古西北部的额济纳旗居延海绿洲正在消失。今年4月,影响大半个中国的泥雨浆由此而生。黄河内蒙古包头段西柳沟一次暴雨产生水土流失,在黄河拦腰形成一道沙坝,使包钢损失上亿元。开封河床底部比市区地面高出13米,成为一条“悬河”……
  原因是多方面的。从自然条件看,我国山丘区面积大,许多地区山高坡陡,土质疏松;暴雨多,降雨集中;春季干旱风大,等等,这些都是不利因素。但水土流失加剧的趋势主要还在于对自然资源的不合理开发利用。
  水土流失不光是一个生态问题,同时对社会经济的发展有着巨大制约作用。黄河中上游306个县中有207个是国家级和省级贫困县,“越穷越垦越流失,越流失越穷越垦”的恶性循环加剧了贫困;而大规模生物资源和矿产资源的无序开采,修路、办厂等基本建设的破土动工,厂矿的废渣、尾矿、尾砂堆弃等,都在造成新的水土流失,从而制约着国民经济和社会的发展。
  一项基本国策
  “水土保持”一词,最早见于1934年。当时水利界老前辈李仪祉和张含英将针对水土流失的治理措施定名为“水土保持”,并把它作为解决黄河泥沙问题和提高农业生产水平的主要措施,纳入治理方略。这是具有中国特色的提法,与国外通用的“土壤侵蚀与保持”相比增加了一个“水”字,突出了“水”与“土”的关系,体现了水土保持是江河治理、国土整治、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加强生态环境建设的根本措施。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们在保持生态环境方面作了很多工作,但也有过失误。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水土保持被确立为必须长期坚持的一项基本国策。这项工作,由点上试验示范向大规模治理扩展;由群众自发治理到国家给以一定支持,进行重点治理并与面上治理相结合的方向发展。
  1980年水利部开始在各大流域中开展小流域综合治理试点工作。1983年全国进行八片重点治理。1989年开展长江上游水土保持重点防治工程建设,并逐步启动全国七大流域水土保持重点治理工程。目前,国家重点治理的水土流失地区已扩展到27片,总面积60万平方公里,涉及到17个省、区、市的近300个县,同时许多省也开展了地方重点治理项目。
  经过40多年的治理,水土保持累计增加产值700亿元,现有各项水土保持设施,具有每年增产粮食160亿公斤的能力,水土保持搞得好的县、乡、村不单有效地控制了水土流失,改善了生态环境,还改变了贫困面貌,走上了生态、生产与社会经济良性循环的道路。特别是近十年来,我国在长江上游、黄河中游等地区开展的大面积重点治理,成效尤为显著。
  如今,记者站在素有“苦瘠甲于天下”的甘肃省定西县官兴岔流域山巅,俯视层峦叠峰中的梯田和茂密葱郁的乔灌草,很难想象出这里曾是土地破碎、沟壑纵横、植被稀疏的不毛之地。
  “乔冠草山顶戴帽,水窖塘堰迎面笑,梯田果树绕山腰,节水灌溉真可靠,良田坝地产量高,村兴民富展新貌。”这是老百姓对小流域综合治理后的由衷赞美。这项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和生态环境的根本措施,将山丘地区以分水岭为界形成自然集水单元,以保水保土,改善生产条件和生态环境为主要目标进行综合治理。国家坚持以长江、黄河、辽河—松花江、海河、淮河、珠江、太湖等七大流域为骨干,以小流域为单元,以县域为单位,实行山、水、田、林、路统一规划,综合开发;工程措施、生物措施和蓄水保土耕作措施因地制宜,科学配置;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统筹兼顾,相得益彰。长江上游三峡库区实施重点治理的小流域,平均每平方公里可增加人口环境容量30人,为库区移民安置创造了有利条件。
  深化改革谱新篇
  政策就是效益,机制就是活力。这是水利部部长钮茂生的一个为人所熟知的观点,也道出了我国在短短的时间内能够卓有成效地治理水土流失的真谛。在实践中,我们以改革的精神对水土保持的体制和机制作了有效的探索。
  80年代初全国推行家庭联产责任制,水土保持推出了“户包治理”小流域的新事物,带头人是山西省河曲县苗混瞒;
  90年代初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水土保持推出了拍卖“四荒”新举措,“第一个吃螃蟹者”是山西省柳林县李马才;
  探索公有制实现形式多样化,水土保持出现了股份合作制、租赁等新机制,率先示范者是江西省赣州罗林妹、河南省桐柏县农发办离休干部马辉督;
  包、租、卖、股等方式大大推动了“四荒”(荒山、荒坡、荒沟、荒地)资源的综合治理开发。全国可供开发利用的“四荒”资源约4.7亿亩,通过上述形式已被利用的达1.30亿亩,其中拍卖达5669万亩,承包7259万亩,股份合作698万亩,租赁278万亩。一些机关、团体、企事业单位、下岗职工走上了治理水土流失新战场,找到了发展经济的新途径。
  由于各地治理水土流失的方式实现了有效转变,速度加快,质量提高,效益趋好。建国近50年,全国累计治理水土流失面积74万平方公里,其中80年代平均每年治理3万平方公里,90年代前6年为3.5万平方公里,而过去的一年,则达到了4.2万平方公里。
  路漫漫其修远
  水土保持这项千秋基业取得了进展,但这仅仅是万里长征的第一步,困难和问题不容低估。
  首先是整体形势不容乐观。全国每年因修路开矿、城市开发等人为破坏而新增的水土流失面积达1万多平方公里。因地貌植被被破坏,流失的泥沙量高过80年代。开发建设、开矿、修路等造成废弃土石量大大增多,每年约堆积3亿吨,压毁大面积土地,其中20%左右径直流入江河、湖库。
  其次是预防监督工作仍是薄弱环节,水土保持执法体系未能有效控制恶化的局面。在寻找治本的过程中,各方人士达成了共识:解决中国的水土流失问题,从根本上讲,在于加强法制建设。我国早在7年前就颁布了《水土保持法》,国务院也制定了相应的实施条例,不少地方人大也有相关的地方法规,但当前存在的主要问题是有法不依、执法不严或不力,违法行为得不到应有的处罚,存在着行政干预执法的问题,甚至出现了以权压法、以言代法的现象。主要原因不外乎是一些地方领导未能处理好近期利益和长远利益、局部利益与全局利益的关系;法律的宣传还不到位,许多干部的水保意识和法律意识相当淡薄;预防监督体系不健全,执法人员数量少,素质差,力量不强。
  第三是资金投入有限,治理速度缓慢。截止到1997年前,我国亟待治理的水土流失面积约220万平方公里,国家每年投入两三亿元,地方投入3亿多元,治理面积3万多平方公里,年治理进度仅1.5%左右。今年虽然加大了投入力度,但即便不增加新的流失面积,也需要50多年才能初步治理一遍,远远不能适应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
  第四是科研与防治工作不相适应,起不到先导作用,以致有限资金不能高效利用。目前全国虽有100多个水土保持科研单位,5000—6000位科研人员,但因缺乏总管协商的机构,呈现出站网布设不合理、课题研究低水平重复、科研经费不足、测试手段落后、人员素质参差不齐等现状,影响着科研水准。同时因尚未建成有力的科技服务体系,科研成果推广应用的力度不足。
  跨世纪的生态工程
  鉴往知来,全人类都在努力寻求一条人口、经济、社会、环境和资源相互协调的可持续发展道路。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4个农民养活1个非农业人口,与农业先进国家一个农业人口养活几十个非农业人口相比,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显得更为急迫。因此,绝不能走发达国家“先破坏后治理”的路子,这是水土保持的要旨。
  党中央高瞻远瞩,在跨世纪宏伟战略部署中,将治理水土流失与改善生态环境、建设生态农业、减少江河泥沙相结合,作为全国水土保持建设的总体思路,从而促进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在新一轮机构改革中,国务院决定在水利部专设水土保持司,主管全国的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建设工作,组织国家重点防治工程的实施。去年,水利部门编制了《全国水土保持建设规划》,国家发展计划委员会与有关部门编制了《全国生态环境建设规划》,确定了全国生态环境建设的目标、总体规划和实施规划。
  《全国水土保持建设规划》分阶段部署了我国的水土流失防治工作,制定了相应的预防监督和治理目标。计划到本世纪末实现基本遏制水土流失恶化趋势,同时加快七大流域水土保持重点工程实施进程。在全国建立100个水土保持综合开发治理示范县,推动城市水土保持工作纳入城市总体规划。
  水土保持的基本政策明确要求各级政府着重将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建设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并把治理水土流失、改善生态环境作为一项目标任务,列为各级领导考核的重要内容,做到责任到位,投入到位,措施到位。各地把水土保持作为一项战略任务列入议事日程和基本建设计划,纳入各级财政预算。已有24个省、区、市落实了目标责任制,提出要以科技为先导,市场为导向,效益为中心,促进广大山区的经济发展,加快脱贫致富步伐。
  “大道行于百代,权宜利于一时。”水土保持作为中国21世纪经济发展的新的增长点和基础工程,已经启动。展望21世纪中叶,祖国山川将更加秀美,江河将更加清澈。到那时,我们怎能不从心底唱出“谁不说俺家乡好”的自豪。(附图片)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