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3阅读
  • 0回复

科学种薯富卢龙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8-11-02
第5版(教育·科技·文化·体育)
专栏:科教兴国神州行

  科学种薯富卢龙
  新华社记者 屈维英 本报记者 李新彦
  享有“中国甘薯之乡”美誉的河北省卢龙县,今年红薯又获得了大丰收:全县30.2万亩红薯,亩产达2500公斤,总产突破7亿公斤,创历史最高纪录。
  金秋季节,记者在这个地处冀东浅山丘陵区的“红薯县”看到了一派醉人的丰收景象:连绵起伏的田野上,到处飞扬着刨薯人的欢声笑语;红叶掩映的村庄里,制作淀粉的机器声此起彼伏;家家户户“北京平”式的屋顶上,晾晒着雪白的新淀粉……
  “今年红薯丰收,科技立了头功,过去红薯是农民的‘保命粮’,如今成了咱致富的香饽饽。”在刘田庄镇邵时各庄村,记者一进村民孙建民的家,满身溅着粉浆的这位青年农民就高兴地咧着嘴,掰着指头算了一笔账:他家4口人,种红薯12亩,平均亩产3000公斤,总产3.6万公斤。其中,覆盖了地膜的6亩,早栽秧半个多月,亩产达3500多公斤,比没盖地膜的每亩高出1000多公斤。按现价算,地膜红薯平均每亩毛收入2000元,刨除生产成本,每亩纯收入在1500元左右,效益是种植其他作物的3倍多。
  据了解,今年卢龙县红薯地膜覆盖面积已达1.8万亩,增产幅度30%多;最高亩产4100多公斤,增幅达50%。同时,塑料小拱棚红薯面积达4000多亩,也取得了同地膜覆盖一样的经济效益。
  除地膜、小拱棚外,这个县在普及各项红薯常规栽培技术的基础上,还引进、推广了薯炕改良、早育壮秧、剪根假植,以及甘薯茎线虫病、黑斑病防治等新技术,科技对红薯生产的贡献率已达40%以上。
  在这个县的甘薯研究开发中心,记者遇到了一批批科技“取经”者。“中心”主任李国生高兴地说,“中心”成立两年多来,致力于“科学种薯”,尤其在甘薯脱毒栽培技术方面,取得了重大进展。他们在优化沿用20多年的当家品种“一窝红”的同时,从河南、山东、浙江、四川、辽宁等省引进了15个新品种,已从中优选出“豫薯7号”和“鲁SL—3”两个高产、优质新品种在全县推广。尤其是同河北省农科院昌黎果树研究所合作,向红薯病毒感染这一世界性难题开战,于1996年建成了全省第一家甘薯脱毒繁种场,脱毒原原种苗已投入了网室生产。今年,红薯脱毒苗栽种面积已达1.8万亩,增产幅度达25%至50%。
  红薯丰收了,红薯深加工企业又大力提高红薯的科技含量和附加值。下寨乡双利粉丝厂,是全县第一家粉丝厂,建厂已有16年历史。厂长刘玉家一边带记者参观他们的车间和晾晒场,一边笑容满面地介绍道,这个厂有职工62名,月产粉条、粉丝70多吨,一年生产10个多月,总产700多吨。产品畅销不衰,目前虽开足马力生产,仍供不应求。
  据介绍,像“双利”这样的红薯淀粉深加工企业全县已有19家。深加工的薯制品有粉丝、粉皮、冷面、薯脯、白酒、乳酸、柠檬酸钙、柠檬酸钠等食品、化工两大系列10多个品种,不仅畅销国内市场,还销往日本、韩国和加拿大。这个县生产的“薯宝”牌粉丝,被评为秦皇岛市十大名优产品,并在中国第三届科技名优产品博览会上荣获金奖。1996年以来,这个县努力提高薯制品的科技含量和科学管理,为长期无名无姓的薯制品注册了“一奇”牌商标,统一了全县薯制品系列产品质量标准和生产工艺,使粉制品企业走上了靠科技兴质量、靠质量闯市场的良性循环。
  卢龙县县长张宇硕士高兴地告诉记者,为了实现“科学种薯”的战略目标,他们围绕红薯生产和深加工,编织起一个广泛的科技网:全县12个乡镇和548个行政村,配齐了科技副乡镇长和科技副村主任。由县甘薯研究开发中心牵头,成立了甘薯专业协会,乡镇和行政村也都建立了相应的红薯科技服务组织,并同众多的科技示范户挂钩,实现了村村有科技示范户,户户有科技明白人。1996年,卢龙县被国家特产之乡命名暨宣传活动组委会命名为“中国甘薯之乡”。
  由于科技的普遍长入,卢龙这个北方最大的“红薯县”,已实现了经济发展的历史性跨越。1997年,全县农民人均纯收入2840元。其中,仅红薯一项人均收入1400元,占人均纯收入的近一半。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