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9阅读
  • 0回复

评选也有导向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8-10-30
第8版(体育)
专栏:体坛絮语

  评选也有导向
  汪大昭
  天气渐凉,绿茵场上的拼争又将告一段落,随之,诸多评选活动陆续出台。不管中国足球的水平有无明显长进,一个赛季过去,评选也是总结的一种形式。即使是一位普普通通的球迷,在落笔圈画选票的时候,也会将今年球场上的镜头在自己脑子里放放录像。
  譬如,中国足球“中场发动机”的评选已经搞到第三个年头。其程序始终是由评委会提名,交球迷投票,最后参考球迷的意向确定当选者。从最终获得“中场发动机”称号的球员特点来看,评选具有鲜明的导向。
  前年是马明宇当选,尽管当时甲A甲B的中场球员普遍一般化,但是中国足球如果不提高中场球员的能力和素质,队伍的战术水平便很难进步。推出一名相对较好的球员当选,与其说是奖励,不如说是鼓励。因此,在一片“无人可以堪称”的呼声中,评委会还是没有让“中场发动机”的称号空缺。
  今年的评选,依然应该先对本赛季中的种种现象作点思考,以便在其他条件难分伯仲的时候,特别注意到球员身上有可能影响和带动他人的积极因素。一家电视台在足球节目中为球迷提供评选的参考资料,屏幕上开列出候选人分别有几个进球、几次助攻等数据。实际上,中场发动机不是传送带,在足球场上要组织和策划攻防,不像排球场上的二传手,以“喂球”为己任。这种资料着实是误导。
  一个时期以来,社会舆论对足球界的职业素质和道德水准表示担忧,“打假”之声鹊起。日前评委会推出的候选球员名单中,北京国安队34岁的胡建平和延边敖东队33岁的高仲勋之所以能够入围,盖因二人不以高龄自居,过了而立之年,状态有进无退。没有这样的老队员作榜样,年轻球员太容易就接了班,只怕不知要到何年何日才会产生当之无愧的“中场发动机”。看来,德才兼备的标准在足球评选中不但同样适用,而且很有强调的必要。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