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7阅读
  • 0回复

固始县里故事多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8-11-05
第5版(教育·科技·文化)
专栏:科教兴国神州行

  固始县里故事多
  本报记者 李宏伟
  金秋时节,记者随“国家贫困地区义务教育工程”检查组,来到大别山麓、淮河岸边的河南固始县采访,耳闻目睹的是一个个兴教办学的故事。
  “治贫先兴教 穷县不穷校”
  论人口,固始在河南数一数二,是149.8万人的大县;论实力,固始在河南难以称雄,是国家级贫困县。境内山区丘陵纵横,平原滩区交错,自然灾害频繁,属典型的“老山边穷”县。
  县委书记邹文珠风趣地介绍说:“过去人们形容固始有句顺口溜,叫‘工业发展缓慢,农业靠天吃饭,财政比较困难,办学条件有限’。我们把这句话倒过来念,恰好找到了贫困的根源。”
  宁肯苦干,不愿苦熬。找到穷根的固始人,提出“治贫先兴教,穷县不穷校”,大力实施“科教兴县”战略,决心夯实教育这块“基石”。
  可是,贫困县想甩掉“教育落后”这顶帽子,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固始要实现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单靠自身实力,难上加难。屈指一算,资金缺口上亿元,普九只能拖到2001年。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1996年,正当固始人为普九发愁时,“国家贫困地区义务教育工程”像一股春风,吹到了固始。全县由此获得国家专款650万元,省地配套资金845万元。这对贫穷的固始来说,是一次千载难逢的教育发展机遇。一听说国家拨出专款,省地财政拿钱,支持固始办教育,全县上下雷厉风行,有关部门闻风而动,工程实施一路绿灯。
  “不盖则不盖 一盖管几代”
  盖学校是百年大计,马虎不得,固始人明白这个理儿。因此,县乡政府提出了“不盖则不盖,一盖管几代”的建校目标。
  全县乡镇政府的房子,数南大桥乡最旧。至今乡干部仍挤在几排老平房里办公,桌子和房子都是60年代初的。前年,南大桥乡一中被县里定为项目改建校,乡政府立下“军令状”:“如果初中不盖教学楼,乡里就不建办公楼。”乡财政多方筹资200多万元,新建一幢6层高的教学大楼,仪器室、实验室、图书室、阅览室、体育场一应俱全,校园里绿化、美化像花园。
  民谚道:“盐碱地,淮河滩,十年就有九年淹,一年不淹又发干。”这是老百姓对桥沟乡的描述。就是这样一个2万人的小乡,提出“穷乡不穷教,穷村不穷校”,一年盖起两幢漂亮的教学大楼。
  固始县254个项目学校,全部被验收为合格工程,有的还被地区评定为“优良工程”、“优质工程”。
  “哪里房子好 哪里是学校”
  饱受贫穷之苦的固始人说:“穷不办学,穷根难除;富不办学,富不长久。”因此,在“国家贫困地区义务教育工程”的带动下,固始人对兴教办学表现出前所未有的热情。从领导干部到普通百姓,从耄耋老人到稚气幼童,从异乡客人到海外同胞,捐资助学的故事动人心弦,不胜枚举。
  桂岗村在外打工的有800多人。听说村小学建教学楼缺钱,他们纷纷捐款,汇款单像雪片一样飞来,全村捐款超过10万元。
  遭洪水冲毁的陈营小学,被迫搬到村委会的旧房子里上课。这次新校址选在一块废塘上,填塘工程大,人手紧。村支书在大喇叭上一吆喝,村民来了800多人。老百姓说:“政府出钱建,咱不能旁边看。”
  丰港乡倒庙村农民丁效龙,家里穷,曾到四川去打工。由于不识字,认不得男女厕所,被人羞辱,回家后发愤捐资办学,决心让村里所有上不起学的孩子都能学文化。他靠柳编、理发、开荒种地、向亲友借,筹集资金10多万元,建校舍16间。
  县长周大伟深有感触地说:“国家贫困地区义务教育工程的实施,加快了固始普九进程,激发了群众办学热情。全县共投入普九资金8500万元,建教学楼130幢、平房1284间。原定普九目标提前两年半实现。”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