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1阅读
  • 0回复

心灵感悟——读吴建华的《诗山夜跋》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8-11-05
第12版(副刊)
专栏:品书札记

  心灵感悟
  ——读吴建华的《诗山夜跋》
  李援
  《诗山夜跋》是吴建华新近出版的诗词评论集。作家在这部集子里,把自己从古典诗词中获得和积累起来的审美情感、意志、理想用随笔的形式传达出来,给人们通向诗歌内核以启示。换句话说,这部诗词评论集是作家心灵感悟的收获。作者往往以居高临下之势,在飞动中俯瞰古典诗词所描画的森然万象。譬如程致道的《过红梅阁一首》,其“春风如醇酒,著物物不知”两句,诗人不着一笔,却还能让读者想象得之:“春风仿佛是一个背景,在这背景上站立着一个歌者。诗人站在第三者的地位描写自己,把自己也算作风景的一部分”(《剪刀醇酒话春风》)。又如,作者从苏轼《题西林壁》一诗悟到诗人是在托物说理,进而以“俯仰自得”的精神来把握它,认为“对己而言,完全可以把一首优秀的哲理诗视为一位终生的朋友,对民族而言,一首优秀的哲理诗则是一份十分宝贵的精神财富”(《寓言与哲理诗》),这种艺术鉴赏可以帮助读者的视线不孤立地囿于一“点”、一“面”,而更好地把握诗词艺术境界的阔大。
  雕琢之为人所诟,历时已久。一般以为雕琢意味着做作、矫揉、不自然。殊不知文学艺术的高格极境,原来竟是雕琢以成、雕琢以高,才成了我们一读再读味之不尽的文本。文学家董桥《书窗即事》一文谈到:“芙蓉出水虽自然,终非艺术,人工雕琢方为艺术,最高境界当是人工中见自然。”此番见识颇高。的确,一个作家如果失却了雕琢的文字、心情乃至手段,即使是援笔即来,恐怕也有大路货之嫌。《诗山夜跋》的作者深谙雕琢也是大美,故而苦心经营弹性、密度和质料。就句法来说,短者透彻直捷,如“一轮明月,多少诗篇?谁能道个尽”(《一轮明月多少诗篇》),“韩愈不写柳枝,却写柳絮,真是别具一格”(《春风杨柳话“柳”诗》);长句如雨脚连绵,起落裕如,移步生莲,譬如:同是写月光,就有初生于海上的月光,有花枝上似霰的月光,有沙汀上不易觉察的月光,有妆镜台上的月光,有捣衣砧上的月光,有斜月有落月,等等,等等(《〈春江花月夜〉杂谈》)。
  自从孔子关于“兴、观、群、怨”的倡导开始,文学被视为教化工具,以社会功利作为审美评价最重要的标准,创作时要求“文以载道”。《诗山夜跋》也遵从这一传统,每篇小品在对过去时代的文化与淀积物进行审视的同时,却以社会功利作为动力定型,使之不脱离传统文化的土壤。《诗山夜跋》中的不少篇章便是从各种态势迁延到社会功利上,引导读者历史地、审美地鉴赏文学遗产,从而获取滋养。例如第二辑、第三辑都比较集中地体现了诗与人生与社会意义的关系。作者总要从诗的情感内涵和哲理出发,给读者以提示(或明示,或暗示),而非云天雾地,泛泛而谈不着边际。
  值得一提的是,因为作者擅长写散文,而散文经常是写“生活的瞬间性”和由此在头脑中、在意识里闪现出来的瞬间感觉、瞬间印象和意绪。大概缘于此,《诗山夜跋》的作者也就善于艺术地运用巧妙的联想、幻像、意识的大幅度跳跃和随意识流动等艺术技巧。譬如《春花的“静”与“动”》,写的便是吟诵诗词时对“春花的瞬间感觉”。作者在《后记》中谦言此书称不上什么“鉴赏学”、“笺注学”。其实,多点通俗、普及的东西,多点自家的体会,倒更能体现鉴赏的创造性。从这个意义上说,《诗山夜跋》是寻得了一个诗词评论的真正支点。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