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9阅读
  • 0回复

让更多的“小凤”高高飞翔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8-11-06
第10版(大地周刊·舞台屏幕)
专栏:

  让更多的“小凤”高高飞翔
  赵寻
  金秋之夜,看了一场别具风格、相当精彩的京剧——湖北省京剧二团在中国儿童剧院演出的少儿童话京剧《小凤》。
  《小凤》是以鄂东南山区女童斩蛇的传说为蓝本,以今天的时代精神与儿童的审美情趣相结合,适合少儿观众欣赏的新京剧。故事是从这个地区每年中秋必须挑选一名女童去祭蛇妖开始的。当这一恶运降临到小凤时,她不但自己勇于抗争,而且不忍同辈姐妹去作牺牲品。通过“选女”、“救友”、“藏女”、“争球”、“斗蛇”等情节,展现了小凤的天真善良、优美、崇高的品格,抒发了勇敢、智慧、团结助人的精神,阐述了“勇于抗争方得生存,屈服忍耐死路一条”的人生哲理,这一思想不仅对少年儿童的成长有着教育意义,就是对于国家民族的兴衰存亡也起着重大作用,弘扬民族精神就是要发扬中华民族的这种传统美德。
  剧中几个重要的人物:小凤和牛娃、春兰、秋女的扮演者,都是经过多年培训有表演才能而又是只有十几岁的小演员,他们容易体会到剧中人的心理感受,并真切地、准确地表演出不同角色具有童心童趣的性格特征。这不仅拉近了表演者和观众的距离,也使京剧这一古老的剧种,注入了孩子们能接受的青春气息。
  《小凤》演出的成功不能忘记编导秦湘麟、宋西庭在文学创作与演出统一调度上所付出的劳动,如果没有他们的创作精神与艺术功力,要是按照传统京剧的表演程式和固定唱腔,能演出这样一台生动活泼的少儿京剧来是不可能的。导演没有墨守成规,按照内容的需要,对京剧作了大胆的改革,少儿京剧没有这种变革和创造精神是很难赢得小观众的。《小凤》的舞台演出在现实生活的基础上,以幻变的色彩,用丰富多样化的艺术表现手法,创造了一个童趣盎然的艺术空间。全剧在文学创作,舞美设计,表演艺术,音乐唱腔等方面,都针对青少年在知识结构、思维心理和兴趣爱好等方面的特点,突破京剧的传统程式,进行了大胆有益的探索与尝试。从《小凤》的演出中,应该给我们一些启发,小观众不是不喜爱京剧,问题在于我们的演出剧目是不是符合他们的要求,是不是他们能接受、能理解的艺术形式?让小观众接近我们,首先要我们主动地走向小观众,像关心自己的孩子那样关心他们的精神食粮。这次在《小凤》演出剧场,我同孩子们一同看戏时,他们那种热烈的情绪与掌声,使我十分感动。用什么剧目去争取小观众,老戏老演,连老观众都看腻了,怎能争取少儿观众?《小凤》在当地已经演出了五十多场,我想以《小凤》这样的剧目,这样的开拓精神,京剧会有广阔的前途,让更多“小凤”高高飞翔吧!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湖北省京剧二团原系鄂州市京剧团,鄂州是重灾区,全团的少儿演员绝大多数来自农村,在今年长江洪灾中,团内三十多名演员的家受灾,但是,他们舍弃小家,用抗洪精神完成了《小凤》的创作和排练,并在当地演出,受到欢迎。在我们戏剧队伍中有这样一些具有抗洪精神的戏剧工作者,用这种精神来激励和鼓舞我们全国戏剧界,振兴京剧的事业一定会获得大的成就。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