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7阅读
  • 0回复

同是斯坦尼的学生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8-11-06
第10版(大地周刊·舞台屏幕)
专栏:旁观者说

  同是斯坦尼的学生
  吴也
  这些年,常听见人们抱怨国产电视剧数量膨胀质量却不见长进的同时,对那些荧屏上如过眼烟云的男女“星”们,和如过江之鲫的“新秀”素质低下,颇多微词。平素这等已习惯了只惦记着在电视上混个“脸熟”的人们混在一起,谁也显不出谁。可一旦和外来者一同“拉出来遛遛”时,就显眼了。
  日前,笔者有机会先睹了一部以表现黑龙江中俄两岸百年历史为背景的长篇电视连续剧《黑龙江三部曲》。人们在赞叹该剧场面宏大、情节感人的同时,更为剧中中俄两国演员的出色表演叫好。该剧制片人王大庆介绍说,是俄罗斯艺术家的敬业精神感染了中国的演员,是他们平易近人的工作态度影响了中国的影视工作者。我们需要向人家学习的不仅仅是表演,而是人家演员队伍的整体素质,他们的文化艺术修养以及对生活和事业的热爱。出演该剧的众多俄方演员中,有俄罗斯国家级的大演员、大艺术家。他们来到中方摄制组后,首先关心的不是吃住条件、福利待遇,而是仔细读剧本、分析人物,直率地提出有关俄方人物在生活、习俗、服饰等方面在细节处理上的真实性问题。尽管语言不通仍三番五次地找翻译与中方导演及主创人员磋商,一旦方案确定下来便回房间精心准备。在拍摄现场,俄方演员精湛准确的表演,常常给中方的演职员以极大的震动。一位戏剧学院毕业的中方演员感慨道:我们同是斯坦尼(斯坦尼斯拉夫斯基)的学生,却在同台表演中自愧不如。我们常常问自己,这差距究竟出在哪儿呢?
  是啊,差距究竟出在哪儿?这话出自中方演员之口,本身就是一个进步。在拍摄现场,当需要在夏天的季节拍摄冬天的戏时,我们看到俄方演员在休息时仍心甘情愿地穿上皮衣、棉衣;粘上的胡子,即使在吃饭时也不摘掉,衣服的扣子更是一个都不解开,以免在接下来的拍摄中出现细节上的失误。这些在中方演员看来有点呆、有点傻、有点迂的行为,也正是中俄两国演员在艺术观念、工作作风上的差距所在。崇尚艺术,尊重艺术,视艺术为生命的一部分,方能如此珍惜和爱护艺术的创作过程。这正是艺术家们热爱自己“心中的艺术”的具体体现。
  当看到俄方老艺术家在大雪纷飞的冬天里,为了剧情的需要,穿着单衣单裤躺在雪地上时,中方演员无不被深深地感动了。为此,在这个摄制组中破天荒地出现了有中暑的,有冻病的特殊现象。当制片人提出在经济上加以补偿时,俄方演员拒绝了。理由是:这些情节都是剧本中有的,我们就应该在表演上完成。这平实感人的语言,与我们国内的一些演员关键时刻“拿一把”形成多么鲜明的对比。
  还是那句话,同是斯坦尼的学生,我们为什么在表演上技不如人?这问题恐怕还是出在个人修养上,出在我们的演员对表演艺术的认识上。一个凭借表演艺术之外的因素而走红的演员,自然不会在艺术创作上保持永久的生命力。而一个对生活缺乏热情,对人生缺少深刻理解的演员,同样不可能在艺术创作中闪烁光芒。著名演员于是之曾经说过这样的话:“倘若我是一个对人生漠不关心的人,我就一辈子也甭打算成为演员了。”他还说道:“演员必须是一群真挚的人。玩世不恭的演员,大约是连玩世不恭的角色也演不好的。”
  差距在哪里?显而易见,无须赘言。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