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4阅读
  • 0回复

《中国与“经济联合国”》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8-11-07
第5版(学术动态)
专栏:书刊评介

  《中国与“经济联合国”》
  □施用海
  刘光溪撰著的《中国与“经济联合国”》一书,已由中国对外经济贸易出版社出版。该书作者凭借其多年研究多边贸易体制的理论功底,以及10年来参加第一线谈判的实际经验,在书中主要回答了当前中国与多边贸易体制关系中的一系列热点问题,主要包括:
  第一,中国与关贸总协定的关系。中国是关贸总协定23个创始缔约国之一。新中国成立后,退居台湾的国民党政府,于1950年非法退出了该协定。由于当时特殊的国际环境和中国实行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加之当时对国际经济关系格局和关贸总协定缺少客观的认识,新中国政府未能及时承认关贸总协定,与关贸总协定的关系事实上中断了30多年,拉大了中国经贸体制与国际经贸体制的距离。
  第二,为什么中国在改革开放取得重大成就的情况下,复关和“入世”谈判却反而久拖不决?其中的主要困难是什么?作者分析了中国改革开放与复关和“入世”谈判的内在关系,强调了冷战后国际政治经济关系格局的嬗变,特别是苏东剧变对谈判的消极影响,认为中国经贸迅猛增长,经贸体制正在转型,市场经济体制未到位,世贸组织取代关贸总协定,多边贸易体制的职能、范围与作用发生重大变化,以及发达国家和个别发展中国家的“变动”要价等因素是阻碍中国复关和“入世”谈判的主要困难。另外一些关于“入世”影响的误解和片面认识,以及某些产业部门注重自身利益等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谈判进程。
  第三,中国为什么坚持“入世”?“入世”会对中国经济产生哪些影响?如何客观公正地看待和认识这些影响并采取什么对策?作者认为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大力发展外向型经济,最终建立成熟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争取良好的国际经贸环境是中国坚持“入世”的深刻原因。作者认为,中国“入世”只是融入世界经济主流的第一步,要实现产业经济、价格体制、投融资体制、科技体制、人才体制、经济理念等与国际接轨依然是一个渐进漫长的过程。所以说,中国“入世”既不可能马上给中国带来什么奇迹,也不可能马上带来什么灾难,最为重要的是中国通过“入世”可以获得参与国际经贸事务的权利,缩短中国适应国际竞争环境的进程。世贸组织的根本目标是消除贸易与市场壁垒,实现资源在全球范围内的优化配置,达到充分就业,提高成员国人民的生活水平与福利,实现可持续发展。在多边贸易体制50年发展史上,130多个成员中没有一个因为加入关贸总协定和世贸组织而出现经济崩溃,更何况具有自我循环功能和门类齐全的产业经济体系以及多种保护手段的中国了。再者,世贸组织并非是一个完全自由的贸易机构,它根据成员的不同经济发展水平和贸易与金融需要,规定了许多特殊灵活措施,以实现权利与义务的平衡。面对“入世”后的影响和市场环境的变化,工商产业界的最佳因应对策就是尽快转变观念,丢掉幻想,参与竞争。
  第四,中国现行经贸体制与多边贸易体制存在哪些差别?作者在书中用四章的篇幅介绍了世贸组织在货物贸易、服务贸易、投资政策以及知识产权保护等领域里的多边协议及其规则,相对应地分析了中国在货物、服务业市场开放、规范投资政策以及知识产权保护方面的现状与新发展,然后找出一致与差距,从侧面说明和预示了中国复关和“入世”谈判的复杂性。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