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3阅读
  • 0回复

“洋批发”悄然涉足中国市场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8-11-09
第9版(经济周刊)
专栏:

  “洋批发”悄然涉足中国市场
  新华社记者 厉正宏
  虽然我国对外开放的政策尚未向外商开放批发商业,但当国内批发商业企业困难重重之时,一批国际跨国公司实际上已涉足我国市场,并取得较好的市场经营业绩。
  种种迹象表明,国外公司主要采用了“大卖场”、“产地销”、品牌专卖以及物流、配送中心等形式在我国市场布下了实际上的批发网络。
  以我国国内中小零售商为争夺对象的“仓储式”大卖场为阵地,诸如来自德国的“麦德龙”、美国的“沃尔玛”等,在这里都建有较庞大而稳定的客户网络。麦德龙以“配销”名义在国内注册,现已在上海、江浙等地建立起几个连锁的仓储式大卖场,每个卖场经营面积达1.6万平方米,吸纳10万个以上会员制客户。据了解,客户中约百分之六七十是团体购买或批发销售。麦德龙初步设定:市场目标是中国的中小零售商,并在长江三角洲一带每隔100至150公里,就建立一个卖场,以继续增强其辐射能力。
  一些国际著名公司以“产地销”的方式进入市场,并建立相应的营销网络。如一家国际跨国饮料公司,在我国已投资8亿美元,建立了20多家分装厂,市场营销网络非常庞大。也有的外国公司以品牌为旗帜,在我国建立代理制销售网络,大到汽车、电脑、机电设备,小到服装、食品、日用品等,它们的批发经营业务,由各级代理商网络实现。
  通过投资建设物流基础设施或加工配送中心,在生产与流通的“灰色地带”建立实际上的批发业,也是一种途径。据悉,日本的一些知名流通集团,在我国已建立起配送中心,为它们的连锁超市、便利店等提供服务。也有的在物资加工业、日用品业等领域同样操作。据商业行家披露,先以零售形式进入中国市场,发展连锁店,再建立配送中心,是“洋批发”迂回进入中国市场的典型路径。
  与计划经济体制孪生的我国传统的各级批发商业网络,改革开放后一蹶不振,并持续萎缩。以前国内批发商业最发达的上海,原先的一二三级批发网络早已“断线”。全市商业系统1997年的市外批发销售额,比10年前的规模减少约2/3,若计入物价上涨因素,现在的批发规模大约仅相当于当时的16%。而且传统商业中的批发公司大部分都处于亏损状态。
  目前,上海批发商业界在吸取借鉴国际“批发革命”潮流的经验后,针对现状提出重振批发业:培育大代理商、建设大配送中心、发展大专业市场和建设大物流中心。
  (新华社供本报专稿)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