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阅读
  • 0回复

再造山河写新篇——一代新愚公在崛起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8-11-10
第2版(经济)
专栏:扶贫攻坚在神州(5)

  再造山河写新篇
  ——一代新愚公在崛起
  本报记者 余清楚 孟西安
  扶贫先扶志
  今年,陕西省在扶贫攻坚和同贫困宣战中迎来了特大丰收年。
  来到一派丰收景象的革命圣地延安和塞上名城榆林,记者高兴地看到,人们正发扬当年艰苦奋斗的南泥湾精神,植树治沙,退耕还林,为实现大西北的山川秀美,艰苦奋斗。
  陕西商洛地区山高石头多,出门就爬坡。一小块一小块的坡耕地像帘子布似的挂在高山顶上。在许多贫困地区,这种先天性“缺陷”拖累了一方百姓。
  商洛人民没有因此而灰心泄气。我们在采访中,随处看到的是一幅幅动人的劳动场面,依靠自己勤劳的双手,当地90%的农民喝上了盼望已久的甘甜井水,踏上了宽敞平坦的水泥公路,吃上了自己创造的丰收果实。商洛地委书记李元虎说,这些年我们脱贫步子迈得较快,很重要的一条,就是咬定基础不放松,踏踏实实地苦干。
  龙胜各族自治县曾是桂林地区唯一的国家级贫困县。1997年被中央扶贫开发工作会议授予“脱贫先进县”。他们的主要经验就是扶贫先扶志,牢固树立“我要脱贫”的主体意识。
  脱贫靠苦干
  记者走进河南省商丘市黄河故道,阡陌纵横,绿树成荫,麦浪滚滚。商丘市副市长连子恒感慨道:“过去守在黄河边,收成全靠天。1994年,我们几乎快要脱贫时,突如其来的一场大旱,庄稼绝收,许多农民刚刚脱贫又返贫。惨痛的教训教育了我们:靠天种田脱贫难。这些年我们舍得花力气打基础,你们看看这水渠,这机耕道,又直又好。只要基础打得牢,再大的旱灾我们也挺得住。”
  在海拔1000—1600米高寒山区的湘贵边界,记者来到一个瑶族村民聚居的村寨———甘甲村。1990年,全村人均有粮不足80公斤,人均收入150元,95%以上村民生活在温饱线以下。在上级党委和扶贫工作队的帮助下,强化艰苦奋斗教育和拼搏创业意识,全体村民开展了一场自力更生、向荒山要粮要钱的战斗。村民舒未凤全家搬到山上,安营扎寨,开垦荒山,一干就是几个春秋寒暑。如今,全家种下了100多亩、4000多株优质南山梨,“三木药材”50亩,香菇100立方米,还养了猪、狗各十几只,经济收入4万多元。像舒未凤夫妇这样上山扎根、大搞种养的农民近百户。
  在贵州省采访时,好客的主人建议我们去罗甸县大关村看一看。
  大关村位于麻山腹地,属石漠化喀斯特山区,被认为是“不具备生存条件的区域”。早在14年前,大关村农民就开始凑钱买大锤、钢钎,把家里能卖的都卖掉,连下蛋的老母鸡也不留,向荒山要田要粮。石头缝里的泥土金贵,只能一点点抠出来,一些稍宽的石缝竟掏下去七八米深。一个冬春下来,每家有了一二分水田。到了秋天,每家收得一两箩谷子。从1984年到1997年,大关人没要国家一分钱,就这样胼手胝足,矢志不移,造出了上千亩旱涝保收的稻田。
  拼搏奋进的“领头雁”
  在革命圣地延安枣园乡庙沟村,我们认识了一位可敬的党支部书记、陕西省劳模王久富。
  过去,庙沟村和延安其他乡村一样,黄土裸露,沟壑纵横,土地贫瘠,道路陡峭,被群众形容为“山是和尚头,沟里没水流,三年两头旱,十种九难收”。王久富带领大伙齐心苦干十年,“秃岭变成花果山,光棍娶上俏婆姨,电灯亮了电话响,买来摩托换毛驴。”
  王久富介绍说,1989年9月10日,江泽民总书记到庙沟村视察时,他曾向总书记保证5年奔小康。1995年,庙沟村人均收入超过5000元,实现了自己的承诺。
  “有女莫嫁茶密村,穷啃石头过一生”,这是当年广西壮族自治区平果县太平乡茶密村的一句民谣。茶密村到1994年,全村人均有粮124公斤,人均收入304元。
  自治区党委副书记马庆生看到这个村的贫困面貌,决心从党建抓起。经过整顿,选举了在外多年承包的工程、会管理、乐于奉献、年富力强的党员杨宗平为支部书记,调整了班子。
  杨宗平上任后,率领全村人民打一场扶贫攻坚的战斗。他以山区为家,寻找脱贫门路,把自己长期积蓄的4.53万元用来扶持贫困户养羊、养猪、养鱼等。根据大石山区适合生长竹子和砍头树的特点,党支部发动村民上山大力种竹、种砍头树,绿化了全村所有山头;党支部发动村民办电灌站,实施改土工程;党支部还规划实施采石场、石灰场、水泥预制场以及农、工、贸一体化。短短几年,茶密村脱了贫,正在富裕的大道上奔跑。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