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7阅读
  • 0回复

为建造新一代核电站打下基础 我国制成高温气冷堆关键设备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8-11-10
第5版(教育·科技·文化·体育)
专栏:

  为建造新一代核电站打下基础
  我国制成高温气冷堆关键设备
  本报北京11月9日讯 记者陈祖甲报道:新一代核电站反应堆——高温气冷堆在我国建造已指日可待。该类核电站反应堆的三大关键设备———反应堆压力容器、蒸汽发生器及其压力壳和反应堆内的金属构件已制造成功。日前在上海通过专家的验收。这些设备不久将在清华大学核能技术设计研究院安装。
  研制首座高温气冷堆是我国“863”计划的重大项目,其全称为模块式球床高温气冷试验堆。这个项目是由清华大学核能技术设计研究院和国内其他单位合作设计的。高温气冷堆与目前我国秦山、大亚湾核电站的压水堆不同,采用球形燃料元件,其内部是颗粒状的二氧化铀,外层有全陶瓷包裹。这样,核燃料在裂变反应时,即便达到上千摄氏度高温,也不会让放射物逸出。高温堆用氦气作冷却剂。由其带出核裂变所产生的热能,到蒸汽发生器内将水加热成蒸汽,推动发电机发电。这种新一代反应堆最早是由德国科学家研制成功的。
  中科院院士、清华大学校长王大中博士对记者说,高温气冷堆是一种安全性好、经济性好、能够提供高温热应用的先进反应堆,在我国长远能源系统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这次我国建造的高温气冷堆是功率达10兆瓦的实验堆。为使核电实现国产化,高温堆的三大关键设备分别由上海锅炉厂、上海动力设备有限公司及上海第一机床厂制造。反应堆压力容器高12.6米、直径4.7米、重150吨;蒸汽发生器压力壳高11.7米、直径2.9米、重53吨;蒸汽发生器由30组螺旋管道组成;堆内金属构件高7.3米、直径3.9米、重43吨。在我国首次制造的这些庞然大物涉及许多新的标准、新工艺和新工装。在验收之前,记者到现场观察、采访,深为场面之壮观而感动。尤其是今年上海夏天持续高温,有几天连续超过39摄氏度。在现场操作的技术人员和工人,受抗洪精神的鼓舞及倒计时牌的激励,顶住高温,为“863”事业奋力拼搏。他们在钢板冷卷厚度、曲面加工技术、旋转切削螺孔、奥米加型密封面加工、立式水压试验等方面都取得国内领先水平。这为我国实现核电站建设国产化打下了基础。
  据介绍,我国首座高温气冷堆是在1995年6月动工,浇灌第一罐混凝土的。今年年底开始安装,预计将在2000年启动运行。
  下图为10兆瓦反应堆蒸汽发生器,直径2.9米、高11.7米。新华社记者王呈选摄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