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2阅读
  • 0回复

“红管家”张克贤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8-11-10
第9版(各地传真)
专栏:

  “红管家”张克贤
  范晋宏 王天齐
  人们的印象中,在机关搞后勤是个“伺候人”的差使,吃力不讨好。山西运城行署副秘书长、机关事务管理局局长张克贤,在这个“伺候人”的岗位上一干就是8年,成为干部职工满意的“红管家”。
  1991年,张克贤被安排到机关事务管理局局长的位置上。当时,机关后勤工作这一摊子问题成堆,提起来谁都摇头。张克贤一上任,首先从调动人员的积极性入手,在内部进行大胆的改革。
  长期以来,机关后勤实行的是以供给制、福利型、小而全、封闭式为基本特征的管理模式,人们的工作积极性难以有效地发挥。为改变这种状况,他在后勤服务单位中推行聘任制,中层干部竞争上岗,一般干部职工双向选择,择优上岗,定岗、定员、定职责。紧接着,他又把医疗室、幼儿园、理发室、澡堂等属于纯福利性质的服务单位,从机关中分离出来,实行承包经营责任制。他们在创办实体的过程中,没有向国家要一分钱,而是通过多种渠道筹集资金100多万元,先后改造、创办了对外餐厅、土建工程公司、文印公司、安装维修公司、物资供应公司等5个实体,开展对内对外服务,甩掉了过去后勤服务纯福利性的沉重包袱。此举不仅保住了200多名干部职工的饭碗,而且为数十名下岗分流人员重新找到了就业门路,每年节约财政开支10多万元。
  张克贤上任时,由于过去基本建设欠账太多,人多房少的矛盾十分突出。为从根本上解决问题,他在深入调查研究的基础上,亲自跑项目、办手续、要资金,终于在地委、行署领导的支持下,使一座高17层、面积达1万多平方米的办公大楼拔地而起,最大限度地改善了机关干部的办公条件。他又多方筹措资金,为干部职工新建家属宿舍300多套,并相继对5个家属院进行了改造,住房难的矛盾逐步得到了缓解。
  张克贤认为后勤工作是机关整个工作的晴雨表,看起来都是一些吃喝拉撒的小事,但每一项业务、每一件工作都关系到大家的切身利益。因此,他要求每个干部职工要自尊自重,坚持原则,不搞特权。他自己更是以身作则。每年经他批的条子达1000多万元,但他从不乱花一分钱;他管车管油,但从来没有给关系户的车辆私自加过一次油;他管宾馆餐厅,亲戚朋友来了,每一次他都领到自己家里去吃饭……
  张克贤3岁丧父,是他的两个哥哥把他拉扯大,兄弟之情非同一般。一次,他的大哥想托他给侄儿在城里找个工作,他却说,农村户口安排正式工作,这个口子不能开。为此,大哥心里很不是滋味。
  张克贤对局里同志要求严,但他严中有情。为了减轻同志们的后顾之忧,他经常主动为大家解决实际困难。每年春节,他都不是在家里,而是和坚守在第一线上的同志们一起度过的。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