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8阅读
  • 0回复

侨眷刘蕉寻夫的故事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54-10-06
第3版()
专栏:

侨眷刘蕉寻夫的故事
陈锡全
这是一个充满着悲欢离合的故事,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许许多多同样故事中的一个。故事发生在广东。
澄海县樟林乡新光村住着一个华侨眷属,名叫刘蕉。刘蕉二十一岁时和池江涵结婚。婚后四个月,她的丈夫和许多出国的华侨一样,忍受不了国民党反动统治的压迫和剥削,被迫出国谋生。这一对年纪轻轻的夫妻,就这样离别了。池江涵一去就是七年,刘蕉好容易盼得他回来了。但是国民党反动统治所给予归侨的痛苦,迫使池江涵等不到他们的第一个孩子生下来,又匆匆地远涉重洋了。
池江涵第二次离开家乡的时间更长久,一去就是十六年。刘蕉从春望到秋,从秋望到春;村前的树木,叶落了又重新发芽,花谢了又再开;孩子生下来,个子长得那么高大了,可是总盼不到丈夫回来团聚。
池江涵到国外后,最初的几年,还寄了些钱回来。刘蕉和她的婆婆、孩子的生活,还勉强过得去。后来,池江涵在外失业,再也没有钱寄回来。因此,一家三口人的境况就愈来愈苦。刘蕉心里想:只要丈夫平平安安,没有钱寄回来倒是小事。那知日寇侵占潮汕后,连音讯也断绝了。从此她更觉得沉重、空虚、渺茫。在长期的忧虑和贫困生活的折磨下,她心上好像压上一块大石头,人们很难得看见她脸上有笑容。
抗战胜利后,一丝希望又在她心里复苏了,她想尽办法找寻丈夫的讯息。在绝望中,她的弟弟从国外来了封信,告诉她池江涵还活在人间。这样,她又重新期待着。可是一年又一年的过去了,仍然接不到丈夫的片纸只字,心上所思念的音讯又石沉大海了。她有时这样呆想:也许弟弟有意瞒住丈夫的不幸消息……。她就这样整天闷闷不乐地生活着。
潮汕解放后,又经过了土地改革,刘蕉和许多农民一样翻了身。
一九五二年五月,新光村的侨眷们纷纷写信给毛主席,报告翻身的喜悦。刘蕉在喜悦中又想起了她的丈夫,她知道毛主席关心人民,她就在给毛主席的信中,除了报告解放后她全家生活如何得到逐步改善外,还带了一节话:希望能得到旅居国外某地的丈夫的音讯。这一封信寄托着她寻找十几年杳无音讯的丈夫的殷切期望。但她只是期望而已,并不以为真能实现。想不到,她的期望竟因这一封信而变成了现实。毛主席在接到她的信以后,就指示中央人民政府华侨事务委员会办理。中央人民政府华侨事务委员会又通过侨务机构,向国外辗转为她查访了许久,结果终于找到了池江涵的下落。
就在一九五二年,秋风吹到了新光村的时候,春天的温暖到了刘蕉的家。那是一个早上,刘蕉刚起来弄饭,忽然听见外面有人叫门,她跑出去看,原来是一个送信的人,送来了她丈夫的信,还有三十万元汇款。她楞住了,她怀疑这是梦幻,还是眼睛看错了?但是把送来的信翻来覆去的看,信封上清清楚楚的、明明白白的写着池江涵的名字呀!她发抖的双手拿着信和汇款跑回屋里告诉她的婆婆。婆媳两人面对着池江涵寄回来的信和钱,都掉下泪来。这眼泪蕴藏着慈母对儿子的爱,妻子对丈夫的爱,也蕴藏着伟大的毛主席对人民的爱和人民对毛主席的爱。她们立刻复了信,并且把孩子的照片也一并寄去。那是池江涵从未见过面的。从那一天起,这个长期忧郁的家庭变得生气勃勃了。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