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6阅读
  • 0回复

为私营企业党员安“家”——湖北宜昌市私营企业党建工作纪事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8-11-10
第11版(党的生活)
专栏:

  为私营企业党员安“家”
  ——湖北宜昌市私营企业党建工作纪事
  中共宜昌市委常委、组织部长 周水舟
  湖北省宜昌市是国务院确定的沿江开放城市和优化资本结构试点城市之一。随着三峡工程建设步伐的加快和所有制结构的加速调整,全市私营企业迅速发展。到1997年底,全市私营企业达到2900家,年产值(营业额)24亿元,其中从业的党员达到647人,党员私营业主67人。为了加强和改善对非公有制经济组织的领导,促进私营企业快速、健康的发展,宜昌市各级党组织针对私营企业党建工作中存在的组织设置滞后、工作途径单一、工作方式陈旧等问题,大胆探索,扎实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
  私营企业党员有了自己的“家”
  宜昌市因企制宜,积极创造条件在私营企业中建立党组织。1994年底市委提出要求,凡有正式党员3人以上的私营企业都必须建立党支部,党员数量不够的可建立联合党支部或实行挂靠管理。在落实这一要求时,针对不同规模、不同类型企业的实际情况,作了区别对待:对条件具备、私营企业主又有意愿的,及时建立党组织;由国有、集体企业改制而成的私营企业,在改制时同步考虑党组织的设置;对有一定规模、有较好发展前景、但只有个别党员或没有党员的企业,采取推荐党员到企业就业等措施,积极创造条件建立党组织;对一时缺乏合适的党组织负责人的企业,选派国家干部任支部书记,筹建党的组织。到目前为止,全市共建支部22个、联合支部23个,占应建总数的87%,直接管理党员327名,另有320名党员挂靠在乡镇党委、街道居委会、行政村、工商部门党组织管理,改变了私营企业党员找不到党组织的现象,为私营企业开展党建工作奠定了组织基础。
  选派“党建联系员”
  宜昌市大部分私营企业块头小、员工少,没有党员或仅有个别党员,一时难以建立党组织。为了使私营企业不变成党建工作的“盲区”,市委组织部在枝江试点成功的基础上,在全市推广了选派机关党员干部到私营企业担任“党建联系员”的做法,并为“党建联系员”制定了严格的选派管理办法、明确的职责任务和健全的工作制度。目前,宜昌市所属县市区已向403家私营企业选派“党建联系员”407名。“党建联系员”在私营企业中既是党的方针政策的宣讲员、职工思想政治工作的疏导员、依法经营的监督员,也是经营决策的参谋员、劳资关系的协调员、企业合法权益的维护员,受到业主的普遍欢迎。如在马家店镇落户的宜昌宏桥石棉瓦有限公司的私营企业主是浙江乐清人,1994年兴办石棉瓦厂时,经常有人为难他。1995年初,一位镇主要领导担任了这家企业的党建联系员,他急企业之所急,及时主动为企业排忧解难,协调用地、用电、用水,亲自跑手续,找资金,使企业在很短的时间内就投入了正常运行。1996年,该厂在生产经营中一度缺乏流动资金,这位联系员立即发动干部职工3天内就筹措资金17万元,缓解了企业的燃眉之急,令企业主感动不已。实践证明,选派党建联系员既加强了私营企业的党建工作,同时,也使绝大多数私营企业主能坚持正确的经营方向,从而有力地促进了私营企业的健康发展。
  举好“一面旗”,点亮“一盏灯”
  针对私营企业特殊的环境和特有的工作难度,宜昌市委提出了私营企业的党建工作要“为企业所需要,为业主所理解,为党员所欢迎,为员工所拥护”的“四为”方针,并形成了相应的工作思路:一是紧紧围绕企业的生产经营,发挥党组织的政治核心作用。全市各级党组织始终把保证监督作用寓于鼓励、引导和支持之中,在发展思路上主动当参谋,在生产经营中主动当助手,在处理内外部关系上自觉当后盾。如宜昌、兴山、五峰等县市区委每年组织专门班子对私营企业的负担进行一次集中清理,对违规收费者公开曝光,对滋扰经营者从重处罚。这些措施,对私营企业的发展起到了促进作用。二是严格教育管理,充分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一方面注重引导私营企业中的党员把实现共产主义的远大理想同实现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历史任务统一起来,要求党员“平时能看出来,关键时刻能站出来”,在生产经营、科技攻关、协调关系、维护职工权益上举好“一面旗”、点亮“一盏灯”;另一方面十分注重对党员私营企业主的教育,引导他们提高企业管理水平,自觉按党章要求办事,接受党组织的监督。目前,绝大多数党员业主都已成为勇于开拓市场、文明守法经营、带领群众致富的带头人。三是发挥党密切联系群众的优势,团结和教育广大职工。针对私营企业职工普遍存在的雇佣心理、趋利心理,党组织充分发挥工会、共青团组织的纽带作用,利用工余时间组织开展小型、多样的思想教育、法规宣传活动,有针对性地教育广大职工转变就业观念,培养对私营企业的责任感和敬业精神。由于党建工作的不断加强,党组织在私营企业中的政治影响不断扩大。如枝江市,1995年前,全市私营企业不仅职工要求入党的很少,而且有些正式党员都不愿意公开政治身份,但近3年来,先后有332名从业职工向党组织递交了入党申请书,有126名被列为入党积极分子培养,有6人已被吸收入党,为私营企业党组织增添了新鲜血液。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