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4阅读
  • 0回复

立章建制 民主理事——湖南省浏阳市村务公开工作纪事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8-11-10
第11版(党的生活)
专栏:本期聚焦

  立章建制 民主理事
  ——湖南省浏阳市村务公开工作纪事
  田艳
  湖南省浏阳市自去年大力推行村务公开以来,至今已在40个乡、镇、街道的1029个行政村(居委会)全面建立健全了村务公开制度,设置了固定公布栏,只要与群众利益密切相关的事项都得到了及时公开,有力地促进了全市农村的稳定和发展。
  抓住关键环节
  浏阳市通过调查研究,认识到村务公开必须抓住三个关键环节,即:清理财务;建立健全制度;设置固定公布栏,规范而真实地公布村务。他们把村务工作进行量化,采用百分制计分,同时规定村务公开验收实行四个一票否决:即未清理好财务及对问题的处理未到位,一票否决;没有健全的打印成册的制度一票否决;没有固定的公布栏,村务没有真实客观地公开一票否决;群众对村务公开不满意一票否决。村务公开验收由13个责任单位分片包干,市村务公开办派人参加,对每个乡、镇、街道抽查20%的村,群众有举报的村列为必检村。4月中旬,全市的村务公开现场经验交流会在永和镇召开,这里是浏阳市第一个检查验收的镇,村务公开中追回侵占的公款9万多元,村务公开工作规范,标准高。然而,检查验收时,却意外地有群众反映该镇的孚田村还有经济问题没有搞清。检查组不掩过饰非,态度鲜明地指出:对先进典型的标准应该更高,要求应该更严,孚田村必须参加复检。永和镇领导面对新问题,态度积极,第二天就组织专门班子进驻孚田村,在市纪委、监察局的支持下,花了一个星期的时间,查清了某村干部侵占集体利益的问题,挽回经济损失1万元,受到群众的普遍称赞。
  是非在这里澄清
  浏阳市永和镇新实村,1992年以来,5年时间村干部组织群众修公路7公里、水渠700米,建石灰厂1个,改造水库1座,建学校附设楼1栋。村干部忙于办事,忽视了对村务的公开,群众怀疑村干部贪污挪用了公款,意见很大。到1996年,集体提留也不愿意交了,公益事业不愿意干了。村干部感到莫大委屈,也向镇党委、政府提出辞职,村上的工作一度陷于瘫痪状态。1997年,该村推行以财务公开为重点的村务公开制度,对1992年以来的财务进行了彻底清理并张榜公布。公布栏清楚地表明,村干部不仅没有贪污挪用公款而且还垫进2万多元工资为民办事。村民了解真实情况后,纷纷由过去骂村干部变为逢人就夸村干部。村干部得到了公正的评价,工作积极性空前高涨,干群一心。1997年,该村集资2万多元改善办学条件,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工作顺利通过验收,各项国家、集体上缴任务胜利完成,筹集资金26万多元对即将倒闭的石灰厂进行股份制改造,建成浏阳市第一家硅肥厂,形势喜人。
  密切了干群关系
  村务公开使群众看到绝大多数村干部都是自己的好带头人,是值得信赖的;而对村干部来说,廉洁勤政者得到了公正的评价,村干部和群众都消除了思想顾虑,干事业的积极性被激发出来。荷花街道杨家村村民认为村干部做了很多事,从公布栏内发现村干部的工资却很低,纷纷给村务监督评议小组反映,监督评议小组综合群众意见要求给村干部补助1万元。书记、村主任听到后感动得流下了眼泪。社港镇大源村距集镇7公里,公路狭窄,路面高低不平,交通十分不便,村里多次组织群众修路未能如愿。这次村务公开后,村干部动员群众,群众积极响应,仅700多人的小村,每天上劳动力180多人,半个月时间,投资2万多元,投工2000多个,一条平平坦坦的乡镇大道便展现在人们眼前。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