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9阅读
  • 0回复

“白条”的警示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8-11-10
第12版(民主与法制)
专栏:法治论苑

  “白条”的警示
  胡建新
  不久前,新闻媒介披露了这样一则消息:湖南省各级法院依法判决后未能执行的案件多达10万余件,判决书成了“白条”;全国此类成了“白条”的法院判决书在200万份以上。
  改革开放以后,我们越来越清楚地认识到了法制的重要性,法制建设不断加强,法律体系日趋完备,一个有法可依的法治社会渐渐来到我们身边。然而,有了法律并不等于完成了法制建设,因为再好的法律也要靠人去实施、去执行,人的思想素质不高,道德水平低下,法制观念淡薄,纵然法律再完备、法制再健全,也难以实现真正的法治。200万份法院判决书成了“白条”的严峻现实,就是极好的例证。
  200万份法院判决书变成“白条”,必然有着错综复杂的原因;但可以肯定,人的思想道德素质不高,法制观念淡薄,是其重要原因之一。只要我们稍加思考就可发现,社会生活中有法不依、执法不严、违法不究的种种痼疾,都可以从人的思想道德素质上找到原因。有法不依是因为思想素质低下、法制观念淡薄的人不守法,执法不严、违法不究是因为执法者徇私枉法、以权代法。可以肯定,一个漠视法律、敢于抗法甚至以身试法的人,必然是思想素质低下或道德败坏的人;而一个遵纪守法、认真履行法律赋予自己各项义务的人,必然是具有较高思想觉悟或品德高尚的人。因此,我们在强调法制建设重要性的同时,切不可忽视了思想道德建设,切不可忽略了提高全民的思想道德素质。以为法制可以解决一切问题,社会有了法制就会自然进入规范有序、弊绝风清的法治时代,那是把法制的作用夸大到了不切实际的程度。
  法制与道德是推动人类文明和社会进步的两个轮子,二者并驾齐驱,既不可或缺,也不可一方滞后,一方滞后势必影响和制约另一方以致整体的前行。200万份成了“白条”的法院判决书已向我们发出警示:在法律制度不断完善的今天,我们应当及时把法制建设的着眼点、着力点放到“治”字上。从加强思想道德教育入手,致力于提高全民的思想素质、道德水平和法纪观念,使遵纪守法、认真履行法律义务、严格执行法律制度成为包括执法人员在内的每个公民的自觉行动。只有这样,才能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实现真正的“法治”。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