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4阅读
  • 0回复

围绕中心 多办实事——全国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工作座谈会侧记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8-11-13
第3版(政治·法律·社会)
专栏:

  围绕中心 多办实事
  ——全国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工作座谈会侧记
  新华社记者 张松青 本报记者 刘工践 贾建舟
  刚刚结束的全国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工作座谈会上,代表们讨论的焦点,是如何紧扣发展农村经济中心、着力为农民服务,把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持之以恒地抓下去。
  紧扣发展农村经济这个中心
  与会的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党委宣传部、文明办负责人普遍认同这样的看法:围绕发展农村经济这个中心,开展农村精神文明建设,要把工作做到农业产业化的过程中去,要做到乡镇企业发展的过程中去,做到农民致富的过程中去,引导农村大步迈向现代文明。上海市农工委秘书长、文明委副主任严胜雄说,克服工作中的“两张皮”现象,关键是农村精神文明建设要围绕经济建设中心、服务农民脱贫致富奔小康。
  围绕发展农村经济这个中心,要解决具体途径问题。代表们认为,重要的是从实践中找到出路、探索办法。创建文明户、文明村镇活动,包括了农村两个文明建设的内容,调动了广大农民的积极性,是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载体,必须广泛深入地开展下去。
  为农民服务 为农民办实事
  在农村坚持党的宗旨,就是要为农民服务,为农民办实事。中宣部常务副部长、中央文明办主任刘云山反复强调,农村各级干部围绕农村脱贫致富奔小康为农民办实事,这是推动我国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重大创造,具有普遍意义和价值。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尤其要坚持干部为农民办实事。
  不少代表指出,文登开展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经验好,好就好在他们突出了为农民服务这个主题。落实十五届三中全会精神,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要把为农民服务作为重要任务。山东省文明办副主任左中一说,农民最实际,对农民进行教育,最有效的方法是为农民办实事。
  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突出为农民服务,为农民多办实事,就能团结群众、凝聚人心,就能调动亿万农民的积极性与创造性,这是代表们的共识。威海市委书记孙守璞认为,为农民办实事要一切服从群众、一切为了群众,把农民满意不满意、赞成不赞成作为出发点与落脚点。内蒙古自治区党委宣传部副部长巴特尔、广东省委宣传部副部长蓝红认为,建设农村精神文明,突出为农民服务,把各项工作融入农民喜闻乐见、行之有效的活动之中,才能获得农民的真心拥护与支持。
  狠抓落实 贵在坚持
  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关键在领导、关键在干部。山东省文登市委书记刘玉党说,突出为农民服务这个主题,关键是要造就一支作风过硬的干部队伍,为农民服务首先是对干部的要求,各级干部不仅是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倡导者、组织者,更重要的应成为精神文明建设的带头实践者。江苏省常熟市委副书记戈炳根说,努力办好群众看得见、摸得着的实事,需要党委协调、层层落实责任制、齐抓共管,发挥农村各种群众组织的作用。
  农村文明水平的提高,是渐进式的发展,是逐步累积起来的。因此,代表们普遍赞成这样的观点:农村精神文明建设要连续不断、持之以恒、一以贯之地常抓不懈,不能时紧时松,抓抓停停。要坚持提高农民素质、发展经济、建设小康这个目标,要坚持为农民致富服务、为丰富农民文化生活服务、为改善农民生活环境服务,要尊重群众的首创精神,一切从实际出发,注重分类指导,坚持为农民办好事办实事。
  与会代表指出,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必须强调坚持。继承是坚持,完善也是坚持。坚持包括创新,只有不断创新,才能更好坚持。要在积极继承与大胆创新的过程中,把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推向一个新阶段。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