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3阅读
  • 0回复

推进林业建设改善生态环境——国家林业局局长王志宝答记者问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8-11-13
第4版(要闻)
专栏:

  推进林业建设改善生态环境
  ——国家林业局局长王志宝答记者问
  本报记者 周泓洋
  森林是维护地球陆地生态系统的主体。当今,森林在全球范围内的锐减和由此引发的一系列环境问题,已经引起各国关注。
  11月12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记者招待会,国家林业局局长王志宝回答了中外记者对中国林业建设进展情况的提问。
  有记者问:今年发生特大洪灾后,中国政府对改善生态环境有了非常清醒的认识。请问本届政府在保护森林、改善生态环境方面有哪些重要举措?
  王志宝答:特大洪灾发生以后,我们痛定思痛,深感由于生态环境的破坏造成了自然环境的恶化。中国政府下决心把发展林业作为整治河山、改善生态环境的根本举措,提出了更加明确的林业发展目标和任务,在全国范围内开展封山植树、退耕还林,在重点国有林区实施天然林保护工程。朱镕基总理对林业建设多次作出重要指示,表明本届政府保护森林、发展林业、整治河山、改善生态环境的坚定决心和信心。相信中国林业会进入一个新的历史发展时期。
  有记者问:中国林业建设的主要思路是什么?
  王志宝答:中国林业建设今后将突出林业生态建设,加强森林资源保护,同时,加强林业产业发展,搞好山区综合开发。目标是逐步建设比较完备的林业生态体系和比较发达的林业产业体系。按照现代林业思想,对森林实施分类经营。其内容是:对全国所有的林地进行分类,一部分划为公益性林业用地,一部分划为商品性林业用地,按照不同的办法进行经营管理。
  有记者问:中国政府目前正在实施天然林保护工程,天然林保护工程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王志宝答:从现在起,将长江、黄河中上游生态环境脆弱地区划为由禁伐区和缓冲区组成的生态保护区,森工企业转向营林管护。对禁伐区实行严格管护,坚决停止采伐,大幅度调减缓冲区的天然林采伐量,加大森林资源保护力度,大力开展营造林建设,加强多资源综合开发利用,调整和优化经济结构。
  工程实施目标是,到2000年,完全停止禁伐区内的森林采伐,调减木材产量1500万立方米左右,同时,杜绝超限额采伐。到2010年天然林资源得到基本恢复,基本实现木材生产以采伐利用天然林为主向经营利用人工林为主转变。
  有记者问:今后一个时期内,中国林业发展的具体措施是什么?
  王志宝答:一是加快重点林业生态工程建设。在继续推进“三北”防护林工程等十大林业生态工程的同时,重点治理长江、黄河流域生态环境严重恶化的地区。用20年左右时间,将长江三峡库区及嘉陵江流域、川西林区、云南金沙江流域三个重点治理区森林覆盖率由目前的22.1%提高到45%;用30年左右的时间,使黄河中游水土流失区、黄土高原风沙区、青海黄河源头三个重点治理区森林覆盖率由目前的10.1%提高到27%以上。初步规划,这些治理区的总造林任务是3400万公顷。在生态环境脆弱地区,要采取以封山育林为主,结合人工造林、飞播造林、人工补植等方式,建设水土保持林。
  二是加大退耕还林力度,坚决制止毁林开垦。水土流失的主要原因是毁林开垦,陡坡种植。据不完全统计,长江、黄河流域上中游12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现有坡耕地约1800多万公顷,其中25度以上的坡耕地460多万公顷。今年,国务院下发了《关于保护森林资源制止毁林开垦和乱占林地的通知》,从现在起,要立即停止一切毁林开垦行为。要严格实施林地用途管制,冻结征占用林地一年。
  三是大力加强商品林建设。为解决国内木材需求,在按分类经营原则调整和区划生态林业建设地域的同时,积极区划布局商品林业发展,努力形成商品林业的骨干和框架。
  四是种植薪炭林,大力推广节柴灶。长江、黄河流域上中游地区薪柴消耗约占毁林的30%。要有计划地种植速生薪炭林,大力推广节柴灶、沼气、秸秆气化等,解决由薪柴消耗引起的毁林。
  五是加强林业法制建设,实行依法治林。对毁林开垦、乱砍滥伐林木、乱批滥占林地、超限额采伐以及侵犯林农合法权益等一切违法行为,都要严格依法处理。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