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4阅读
  • 0回复

雨滴落海声——读《往事知多少》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8-01-03
第4版(书评)
专栏:

  雨滴落海声
  ——读《往事知多少》
  刘心武
  名人自叙吸引人,是因为能满足读者的好奇心,如果那自叙能具有一种“钥匙孔效应”,令读者获得“从房门外朝钥匙孔里窥视”的快感,则一定畅销一时。倘是非名人,其自叙能吸引人吗?我以为,这主要决定于自叙的内容有无价值。怎样判断其价值?那就得看,该人的自叙,能否把个人的命运,编织在时代、社会的经纬线中,从而有利于提升读者对客观世界的认知。当然,非名人的自叙是很难获取“钥匙孔效应”的,并且,我以为也不应该追求那样的效应。最好是,比如敞开一间并非华屋的窗户,以个人命运的窗框,镶嵌出时代、社会的斑斓风景,令人眼界顿开,令人感动憬悟。
  光明日报资深记者张安惠,退休后写成了一本书:《往事知多少》(新华出版社出版),这本书的头半本是她的自叙,后半本是她近年来写下的名人专访。她的自叙,深深地吸引了我,也深深地打动了我。其实张安惠女士在一定的范围内,也算得知名人物,可是咱们实事求是:就在整个社会的知名度而言,她毕竟还是“稍逊风骚”。张安惠女士拿起笔来,铺叙自己的身世,并不是因为读者们想挤在她门外的“钥匙孔”往里窥视,而是因为,她有一种不能不敞开心灵窗牖的激情。但当她将这股激情泄于纸面时,却又变得异常地平静,她不是慷慨陈辞,而是娓娓道来,在物换星移、人世沧桑中,她平实地撷拾着生命道路上的脚印,为慰藉自己的良心,也为滋润读者的胸臆。她所推开的窗牖,显露出哀乐交融的人生图画,氤氲出引人沉思的韵味。我以为与其挤在名人屋外的“钥匙孔”费力地窥寻隐秘,莫若到张安惠女士推开的这扇人生窗牖前,默默眺望,细细究想。
  张安惠讲述了自己艰辛奋进的早年身世。也许,提前二十年,或十年,她是不会这样来讲述这些人与事、情与感的。现在她从僵硬的阶级分析与阶级斗争框架的束缚下把自己解脱了出来,却又不失正确的立场与应有的尺寸。她忠于人与事的原初面貌,既不遮掩,更不拔高,写出了身为抗战时期四川合江县县长的父亲,怎样贫病而死,她的家族怎样在饥饿线上挣扎;那时无党无派的中学女校长,如何近乎圣洁地笃信教育救国,而大学里同宿舍的女生们,虽然有着不同的家庭背景与个人性格,却都能怜恤她那无处可去、只能挤住在她们宿舍中的小弟弟……她非常真实地写到,在解放初她幸运地被分配到新华日报后,如何谨慎地切断了与出身或个人成份不够纯洁的亲友们的联系;而报社的领导之所以招收她这样的年轻女性,目的之一,是为了给战争岁月里一直无暇解决“个人问题”的战友提供机会;她写到自己与丈夫高丽生结合时,其实还根本不懂得爱情,然而他们逐渐磨合成了一段美满姻缘;高丽生从并不多的收入中按时寄些钱补助她在北京大学上学的妹妹,妹妹却在“三反”运动中写信揭发姐夫,认为给她寄的钱十分可疑……这样一路坦率地写下去,写到了1958年外出采访时接触到了首长康生,觉得该人相当地平易近人,却又万万没有想到,“文革”前夕,康生亲自罗织了所谓“利用小说反党,是一大发明”的“反党小说《刘志丹》事件”,这就决定了当时在摘登这部小说的工人日报社负责的高丽生在劫难逃,后来被摧残致死……家破人亡的张安惠凭着信念与倔强,还有正直而善良的普通人的关爱,终于挺了过来……
  读这本书,我仿佛听到了一个饱满的雨点,欣悦地滴落进大海的音响。愿这声音能传入更多人的耳朵,滋润更多人的心灵。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