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1阅读
  • 0回复

加强区域合作 促进经贸发展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8-11-13
第7版(国际)
专栏:综述

  加强区域合作 促进经贸发展
  本报驻罗马尼亚记者 梁晓华
  罗马尼亚、波兰、捷克、斯洛文尼亚、斯洛伐克和匈牙利今年9月曾在捷克首都布拉格召开了“中欧自由贸易协定组织”成员国政府首脑会议。六国总理一致认为,要解决目前存在的贸易不平衡,必须继续扩大和加强地区自由贸易合作,因为这是各成员国共同的需要。
  在会议期间,罗总理还就自由贸易以外的问题同有关各国总理交换了意见。如罗波两国决定加强军事合作,成立混合部队;斯洛文尼亚将加快在罗设立外交机构,建立合资银行和商社;罗将同捷克在减少贸易不平衡方面加强合作等。另外,罗匈两国间最近出现的贸易不平衡问题也得到了妥善解决。
  目前,罗马尼亚农产品出口的一半以上面向欧盟和中欧自由贸易协定组织成员国。在出口产品的结构中,45%是鲜活农牧产品、植物油和酒类。由于活牲畜、羊肉、鸡肉、葡萄酒等仍然受到欧盟和中欧国家的进口限量的约束,影响了罗马尼亚出口换汇收入的增加。罗马尼亚农产品贸易的最主要伙伴是匈牙利,从匈进口的农产品占罗农产品进口总额的80%。罗马尼亚去年加入中欧自由贸易协定组织以来,虽然同有关国家的贸易额不断上升,去年达9.8亿多美元,今年一季度已近6.2亿美元,但与此同时,罗马尼亚的外贸赤字也不断增加。
  罗马尼亚、波兰、斯洛文尼亚和斯洛伐克等国最近对从匈牙利进口的一些农产品提高了海关税。罗匈两国总理否认了两国间存在贸易纠纷。他们认为,对本国一些特定的农产品出口实行补贴,引起对方国采取贸易保护措施,这些问题只有通过加强交流、互通信息,寻找共同立场来解决。会议决定成立一个专门的农产品委员会,协调各国不同的农业政策,消除多边贸易产生的分歧,使成员国向欧盟实行的农业政策逐步看齐。
  罗总理瓦西里表示,各国农产品在生产成本上的差异,是产生贸易纠纷的根源。唯一的出路是加快农业领域的改革,特别是农机制造业的改革和结构调整。贸易逆差形成的主要原因,是罗产品质量难上档次,加上资金短缺,无法按照国内和国际市场的不同价格给予补贴,在出口价格上难以形成优势。他说,罗马尼亚外贸已经同国际市场接轨。只要罗农产品的生产成本居高不下,就无法面对日益激烈的竞争。
  俄罗斯和前苏联各国是罗马尼亚传统的贸易伙伴。俄主要向罗提供天然气。1997年,俄向罗出口达16亿美元,对罗贸易顺差2.5亿美元。而罗对俄出口比向波兰出口少18倍,比向保加利亚、斯洛伐克和匈牙利的出口少4倍。1989年前,罗向俄主要出口汽车和机械设备,近年来这些产品的出口急剧下降,去年出口到俄罗斯最多的产品是肉类制品和韩国在罗生产的大宇汽车。罗马尼亚总理指出,由于罗同俄罗斯的经贸关系已经降到低水平,所以受俄政治经济危机的影响不大。
  面对全球经济一体化带来的挑战和机遇,罗马尼亚、俄罗斯和中东欧地区各国正在努力开展多边外交,加强区域合作,消除贸易纠纷,寻求共同利益。罗马尼亚为了减少外贸赤字,决心加速外贸体制的改革和经济结构的调整,并尽可能对农产品出口给予补贴和保护,同时进一步发展同俄罗斯、前苏联及中东欧国家的政治与经贸关系,扩大该地区的经贸合作。
  (本报布加勒斯特电)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