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5阅读
  • 0回复

诚实的真伪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8-11-13
第12版(大地周刊·周末副刊)
专栏:金台随感

  诚实的真伪
  高深
  诚实,乃做人之本,立事之根。人的一切劣迹恶习,溯其源,无不与说谎欺骗发生联系的。
  一般地说,凡是做损人损德事情的,做无颜见江东父老事情的,总见不得人,多要隐蔽,于是说谎欺骗便成了他们的惯伎。
  诚实,本来是我们的民族美德,“君子养心莫于诚”、“巧伪不如拙诚”、“以诚感人者,人亦以诚而应”。但是人们不能不痛心地看到,时下诚实已惨遭践踏,哄骗、蒙骗、诱骗、诈骗、拐骗等欺骗行为及说假话、编瞎话、欺上瞒下现象几乎随处可见、随时可闻,严重地败坏了社会风气,损害了正常的人际关系,甚至造成很坏的政治影响和经济损失。
  诚实的核心是真。欺骗的核心是假。诚实是一种非凡的自信,是力量的象征,是把握了正义和真理的一种大度和坦诚。这类例子很多。宋真宗举行殿试,晏殊看过试题说,我十天前作过这个题目,草稿还在,请皇上换个题目吧。宋真宗很喜欢晏殊的诚实。有一年,宋真宗批准臣僚们到各游览胜地痛快地玩几天、吃几天,各级官员无不前往,唯晏殊因手头缺少银子而蹲在家里读书。宋真宗以为他不去游山玩水、大吃大喝,是对学问和事业的虔敬,便选他辅佐太子。晏殊则老老实实地告诉皇上:“我并非不喜欢吃喝玩乐,只是因为没有钱,否则我也会去的。”皇上因他诚实而备加欣赏和重用,到宋仁宗时他已做了宰相。晏殊所以敢坦率地说“作过这个题目”,是他对自己应试的实力有充分的自信;他如实告诉真宗是因为没钱才不去游览胜地,则是他很尊重自己的本来面目和人格,不愿以假象骗取皇上和世人的崇敬。这种诚实不就是力量吗?
  对诚实的人委以重任,托付大事,一般说都出不了大的偏差。汉高祖信赖周勃的诚实,便托付大事于周。齐景公敬重晏子的诚实,便委以重任。一斤重的诚实,胜过一吨重的精明。择友也罢,提干也罢,诚实太重要了,应是诸多条件中的首要条件。凡是变心的朋友,凡是变质的干部,十个有十个是从不诚实这个缺口渐变的。诚实既是道德和人格的起码标准,又是最高境界。诚实是做人的起点,也是做人的归宿。离开诚实二字,就没有资格侈谈什么情操、襟怀、气节、教养、禀赋等为人的品格和修养,自然也不会是个好朋友,更不会是个好干部。
  有一种人很善于演戏,他们常常做出很诚实的样子,或是以小事情的诚实掩盖大事情的不诚实,用假象欺骗公众和舆论。这种虚伪的诚实,比赤裸的欺骗更可怕。诚实是一种心灵的开放,是一种勇于接受任何审视的坦荡。可是正像法国作家拉罗什富科在《箴言录》中说的:“我们很少发现十分诚实的人,而我们通常见到的所谓诚实,不过是一种骗取别人信任的狡猾伪装。”我们特别要小心提防的就是这种伪诚实。一些政治骗子、经济骗子所以能欺骗许多自以为很聪明的人,甚至爬上了重要岗位,所施展的大都是“伪诚实”这种伎俩。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