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5阅读
  • 0回复

中国交响乐团首次进入欧洲演出市场 用音乐与世界交流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8-11-13
第9版(大地周刊)
专栏:

  中国交响乐团首次进入欧洲演出市场
  用音乐与世界交流
  张亮
  中国交响乐团自1996年重新组建以来,经过两个半音乐季的训练、演出,艺术上不断进步,11月12日他们又启程赴德国、奥地利、英国三个国家九个城市巡回演出。最近,中国交响乐团艺术总监陈佐湟博士就此次访欧演出发了一通感慨。
  陈佐湟说,有两件事情对于一个乐团的演奏水平的提高、演奏风格的形成起着非同寻常的作用,一是巡回演出,特别是国际性的巡回演出,二是唱片的录制。世界上所有成功的交响乐团都无一例外地要做这两件事,这是符合交响音乐的自身规律的。中国交响乐团组建之初,我们就对这些极其明确。我们在每年都为宝丽金公司录制唱片的同时,一直在筹划着国际性的访问演出,此次赴欧巡演,仅仅是这个计划的第一步。对于中国交响乐团的音乐家们来说,这既是一次不无压力的挑战,又将是一次激动人心的体验。
  中国交响乐团将到维也纳、不来梅、伦敦这样的音乐重镇演出。面对有悠久音乐传统和频繁演出的城市的观众,中国交响乐团是否有信心取得成功?陈佐湟的回答是:“中国交响乐团现在完全有信心与全世界的音乐听众进行面对面的直接交流。”他说,从某种意义上讲,全体演奏员自建团之日起就在为这样的巡回演出做准备,经过了将近一千个日日夜夜之后,这支稳步前进的队伍已经具有一定的实力。他认为,尽快把中国交响乐的艺术水平提高到无愧于我们这个大国的水准,这是中国交响乐团的使命和责任。
  中国交响乐团为访欧演出准备了三套曲目,其中包括交响乐文献中的经典作品:柴科夫斯基《小提琴协奏曲》、莫索尔斯基《图画展览会》、贝多芬《三重协奏曲》、西贝柳斯《第一小提琴协奏曲》、勃拉姆斯《第二交响曲》,还有中国作曲家的作品:陈培勋《咏雪》和杨立青的二胡协奏曲《引子吟唱与快板》、《悲歌》。中国交响乐团将与国外的优秀独奏家重奏组共同演出这些曲目。对于这样的安排,陈佐湟解释说,这既体现了中国人对于源于欧洲的这份文化遗产的尊重,同时也显示了中国音乐家为发扬这一份人类共有的文化遗产所作的贡献。
  此次欧洲之行,是由中国对外演出公司首次以直接向欧洲剧场销售的方式进入国际市场的,是一次艺术实力与运作能力的考验。对于这种方式,陈佐湟非常赞赏,他说:“早就该这样做了。这样运作,需要相当的艺术实力。艺术有它自身的发展规律,市场运作也有它的规则,这两条轨道能够通过国际演出找到一个最好的交接点。”
  陈佐湟最后告诉笔者,江泽民主席已经为中国交响乐团出访题了词,国外的演出票也已经全部售完,这些好消息无疑都为这次出演的成功奠定了基础。(附图片)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