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0阅读
  • 0回复

学习啰嗦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8-11-13
第9版(大地周刊)
专栏:杂议荧屏

  学习啰嗦
  金兆钧
  最近连着看了几个电视剧,发现一个奥妙,就是电视剧一定要很啰嗦,原因似乎也很简单,如果想看不啰嗦的,不妨去看电影。电视剧在这点上充分地体现出它的休闲性。
  但啰嗦的结局有两种,一种是招烦,一种是招乐,作为休闲性的电视剧,收看的控制权在观众的遥控器上,自然应当以后一种啰嗦为上乘。
  就如生活中有的人是“谈笑风生”,有的人是“贫嘴薄舌”一样,说的多本身是一种个性,但一旦说了给人听,就有个语言艺术问题。电视剧不可能像电影那样大量地靠动作表现,它的语言成分确实很重,但如果不能控制语言,啰嗦就会成为招烦,让人不得不换频道。
  好的啰嗦有没有秘诀我不晓得,但我以为有两点是可以意识到并做到的。这第一点就是符合生活逻辑特别是情感的逻辑。好的故事情节固然是电视剧最重要的元素,但一旦情节展开,观众除了关心情节的进展外,很大程度上是在关切着随着情节的进展人物的心理过程的展现。而这个过程中对白或独白就显得非常重要。它要符合生活逻辑,不能为了凑合剧情而违背生活和人物性格的真实,它更要符合情感的逻辑,需要挖掘出行为后隐藏的心理动机和心理过程,这正是观众的兴趣所在。琼瑶的电视剧中常常靠大段的对话推进剧情,而且她善于将情感的纠葛在大段的对话中推向极致,造成高潮。而这正是很多电视剧的弱项。《太极宗师》剧情、表演和武打都很漂亮,对白则常常啰嗦得不是地方,甚至来回重复,就大大减弱了人物的立体感。
  第二点则是语言的技巧方面。这点也是很多电视剧的弱点所在。所谓语言技巧,实际上是创作者的语言功力问题,王朔作品给中国电视剧带来的最大贡献就是语言的调侃风格。虽然这调侃风格的滥用也流弊甚广,但风格化的语言仍然需要成为电视剧追求的目标。李保田和王刚在《宰相刘罗锅》中大段大段风格化的语言正是他们两个艺术形象成功最重要的基础。相比之下,剧情上很多不合理的东西反而被人们忽略了。
  语言是与观众交流最直接手段,希望我们的编剧在语言上下大气力。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