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5阅读
  • 0回复

农家媳妇敬老情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8-11-11
第9版(社会周刊)
专栏:朴素人生

  孝顺老人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刘芳四年如一日,悉心照料瘫痪在床的公公,克服了常人难以想象的困难,殊为不易。请看——
  农家媳妇敬老情
  徐继刚 袁建玉 卓维福
  她叫刘芳,今年三十五岁,江苏省泗阳县三庄乡顾庄村七组人。说起刘芳,在当地可是个出了名的人物,谁家婆媳不和了,哪家公媳斗气了,村干部只要说上一句“你看看人家刘芳是咋样的”,这家人便会偃旗息鼓,重归于好。
  刘芳的感召力来自哪里?
  一九九四年八月七日下午,刘芳的公公——八十三岁高龄的杨恒山老汉突然摔倒在地,人事不知。经抢救虽保住了性命,但脑血栓留下的后遗症却造成了老汉的瘫痪。一向争强好胜的杨老汉绝望了,他要以死来解脱儿女们的负担。六天后,老汉竟开始绝食了。心细的儿媳妇刘芳早把公公的一切看在眼里,记在心头。米粥不吃,就做蛋汤,蛋汤不吃,再煮馓子,一顿早饭,刘芳做了四次。杨老汉终于被感动得流下了热泪,刘芳乘机把老人抱着坐了起来,一勺一勺、一口一口地把饭喂到老人的嘴中。饭后,刘芳擦净了老人的手、脸,坐在老人身旁,亲切地说:“爸,您常对我们说,敬老爱幼是我们杨家的家风,如今您病了,就想寻死觅活,让我们这些小辈担当不孝的罪名,您能瞑目吗?”一席发自肺腑的话,治好了老人的“心病”。
  当刘芳第一次为公公换衣、洗澡时,这个从旧社会过来的老人,怎么也拉不开脸面。见此,刘芳开导公公说:“您老不要想得太多,您把儿媳当作亲生的闺女一样,还有什么可不好意思的?”洗澡时遇到的最大难题是如何把病床上的老人抱到洗澡盆里。当时丈夫经常外出打工,这种事也不好请外人帮助,不得已,刘芳只得一手托住公公的腰身,一手托起公公的臀部,再将老人的两只手拉到自己的背后,这样才能勉强抱起老人。如此每天换洗一次衣服,两天洗一次热水澡,从不间断。在刘芳的悉心照料下,老人卧床四年,没生过一次褥疮。
  一九九六年九月,刘芳因劳累过度而病倒了。刘芳的一位婶娘心疼地对刘芳说:“你对公公已经尽到孝心了,能将就的地方,你就不要太认真了。家里家外的担子,压在你一个人的肩上,铁打的汉子也撑不住啊。”婶娘的一番知疼知热的话,说得刘芳泪水汪汪,她感激地说:“婶娘,您说的这些我都懂,但公公已是一个不久于人世的人,作为晚辈,我应该让他更多地享受生活的乐趣。”
  为了把公公侍奉好,刘芳真是想尽了办法。通过细心观察,她掌握了公公排泄的规律,每天准时把老人背上厕所;为了方便老人理发,原本不会理发的她买来工具,一遍一遍,硬是学会了理发……
  在杨恒山老汉瘫痪直至去世的四年多时间里,不管谁走进他的病房,都很难相信这里是生活失去自理能力的老人的房间:四下里窗明几净,洁白无尘;老人的床上,换洗好的衣服被褥叠得整整齐齐,床前的四方桌子上摆放着孙子的书包、课本。此景此情,又有谁能说杨恒山老人没有享受到常人的天伦乐趣呢?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