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3阅读
  • 0回复

水过看“水文”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8-11-14
第5版(学术动态)
专栏:

  水过看“水文”
  □水资文
  十月七日是中国历史上一个值得记住的日子,全国江河水位降到警戒线以下。在急风暴雨之中,一九九八年的大水患翻过了超历史记录的一页;在惊心动魄之中,中华民族的抗洪精神得到了新的升华。在这场伟大的斗争中出现了许多新事物,值得注意的是“警戒水位”和“保证水位”成为家喻户晓的新名词,“流量”和“管涌”成了妇孺皆知的新概念,大家对水文这个古老的学科开始有了新认识。这说明在二十一世纪即将来临之际,在一九九八年的抗洪斗争中,英勇的抗洪大军是在科学决策下拼搏的,抗洪精神是在知识普及中升华的。
  江泽民同志在全国抗洪抢险总结表彰大会上,特别把气象和水文并列为治水的技术指导和科学基础。在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知识经济已初见端倪的今天,洪水还是高科技尚不能防之于未然的灾害,因此,动员千百万人力,充分发扬伟大的抗洪精神是绝对必要的;同时,抗洪又恰是最急需高科技的应用和发展的领域。我们必须加大投入力度,使许多地区远远落后于时代要求的水文测验、记录和处理的设备现代化;我们必须进行科学创新,使单一的水文学与现代经济学、信息学相结合,开展综合性应用研究,对蓄滞洪区等生态水利设施进行综合分析;我们必须进行技术创新,在古老的、传统测验技术中利用全球定位系统和地理信息系统,使数字地球先在水文领域实现;发展计算机辅助设计、高分子聚合物新材料以至驱云等新技术,使之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
  我国的水情是,水多:洪涝为患,水量时空分布不均;水少:水量性缺水和水质性缺水;水浑:水污染和水土流失。面对如此复杂的情况,把如何使水文事业现代化提上我国政府的议事日程,并逐步实现制度化、法律化,是我国水利事业落实科教兴国战略,管理好水资源,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任务。
  江泽民同志说:“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又说“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如果没有自己的精神支柱,就等于没有灵魂”。无畏的、创新的精神力量应用在经济发展、科技进步、生态与环境保护、国际金融动荡和自然灾害的抵御上,这就是二十一世纪实现中华民族的全面振兴,争取为人类作出新贡献的不尽资源保证。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