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6阅读
  • 0回复

如何对待资本的流动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8-11-14
第5版(学术动态)
专栏:学者论坛

  如何对待资本的流动
  □张蕴岭
  由东南亚开始的金融危机至今还在扩散和深化。越来越严重的危机使人们对一个带有根本性的问题重新进行思考:如何对待资本的流动。
  资本流动是福也是祸
  这里所说的资本流动是指资本的跨国流动。资本的跨国流动被人们比做世界经济运行中流动的血液,其重要性是显而易见的。从理论上来说,资本的跨国流动可以在国际间调剂资本的余缺,使资本寻求到最有效的利用场所和机会。特别是对于资本缺乏的国家来说,外来资本的流入对于发展现代经济具有重要作用。以往的事实表明,东亚经济的迅速发展是与资本的大量流入有直接关系的,资本流入最多的时期,也是这个地区经济发展最快的时期。资本的大量流入不仅支持了其迅速发展的对外贸易,而且也成为其创立和发展现代工业的重要基础。
  国际资本的流动是双向的,既流入,也流出。从规律和特征上来说,资本的流入是一种“正相关流动”,即所在国经济环境越好,流入的资本越多。在好的经济形势下,不仅借入资本容易,而且大量的资本也会“乘机而入”。在正常情况下,资本的这种大量流入使经济活动保持活力,理想的情况是资本的流入与经济活动的需求相一致。但是,如果资本流入量过大,超过正常经济活动的需要,或者流入的结构不合理,比如短期资本过多,大量集中于投机性部门,就会导致市场结构失衡,使资本运行发生梗阻。而资本的流出是一种“负相关流动”,即当事国经济环境越不好,流出量越大。在不好的经济形势下,不仅难以筹集资金,而且导致资本大量外逃。资本的大量外逃不仅使正常的经济活动难以进行,而且也会导致金融市场发生恐慌,经济形势恶化,使市场信心崩溃。
  东南亚国家、韩国之所以发生金融危机,而且危机不断深化,一方面与资本过量和不合理流入有关,同时也与资本的突然大规模外逃有关。在危机发生后的一年时间里,从这些国家抽逃的资本多于1000亿美元,大大超过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提供的支援。更严重的是,由于市场信心崩溃,原有的资产价值大幅度贬值,从而使实际债务剧增,并且越是在困难的时候,这些国家越难在国际市场上筹措到必要的资金,从而使经济活动进一步萎缩。
  因此,现在人们深切体会到,资本流动既可以是福,也可以是祸。危机发生以来,有关国际资本流动作用和影响的讨论增多。主要的关注点集中在:(1)如何建立一种稳定的宏观经济环境,以利于资本合理流入;(2)如何有序渐进开放市场,健全市场运行和管理体系;(3)如何合理利用外资,确立与经济发展相适应的结构。多数意见倾向于同意金融自由化存在着巨大风险的观点。就是那些以往主张实行完全的资本自由化的人,也大多一改初衷,支持对市场进行一定的干预。
  对资本流动要有管理
  经济国际化是当今世界发展的一个重要特点,也是未来发展的一个大趋势。经济国际化的主要机制或者说是主要构成,是商品的国际流动(国际贸易)与资本的国际流动空前发展。在国际贸易迅速发展的同时,对其管理也得到逐步发展。从一国来说,管理的主要内容是如何监管商品的流入,即掌握市场开放的速度和结构;从国际社会来说,则是如何制定和执行交易规则,从关税与贸易总协定到世界贸易组织的转变体现了这方面职能的加强。但是,在资本的国际流动方面,尽管其流动的量、结构和方式都得到极大的发展,而管理却严重滞后。从国内方面来说,在过去几年里,许多国家的政府把主要注意力放在金融自由化上,出台的大量措施都是围绕如何开放金融市场,吸引外资,而对如何管理资本流进流出和健全国内金融机构体系做得不够。在国际方面,尚没有权威的管理机构和有效的管理规则。二战后建立的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主要是解决成员国国际收支不平衡问题的,尽管在墨西哥发生金融危机时曾经介入,但从其本质来说,不具备对国际资本流动进行管理的职能。尤其是对规模巨大的短期投机性资金流动的管理,没有任何规约。近些年,占主流地位的理论观点是推动贸易自由化和资本的自由流动,而关于对市场开放的保护与对资本流动的管理却提得甚少。事实上,开放与保护、自由与管理是并行不悖的。
  在讨论对国际资本流动进行管理时,必须区分资本的性质和结构。一般来说,直接投资的活动性小,并且与实际的经济活动相联系,因此流入的风险较低,只要投资结构合理和均衡,对资金引入国的经济是有利的。但是,间接投资活动性和投机性强,特别是短期资本,往往大多与投机相联系,视市场形势而动,流入快,流出也快。当前国际游资规模巨大,在国际金融市场上横冲直撞,构成开放市场上资本流进流出的主要成分,是产生金融动荡的主要根源。
  现在,人们认识到对资本的流入必须加强管理。一方面,金融市场的开放要渐进,对资本流入的结构和方向要有管理和指导;另一方面,对本国金融机构的国际融资要严格监管。从泰国、印尼以及韩国的情况看,之所以发生债务危机,既有资本流入结构不合理(短期外债)的问题,也有本国金融机构和公司放纵举债的问题。智利对短期资本流入实行限制(交纳一定比例的存储金,比率根据市场情况调整)被认为是比较成功的例子。当然,这种管理办法是有限度的,在宏观形势不太好,特别需要引入资金时,实行这样的限制就不行了。事实上,目前为了吸引资金,智利已经取消了对外资流入的存储金要求。因此,管理必须是动态的,措施要能及时进行调整。金融市场的开放是发展现代经济的必由之路,加强管理不是关闭市场,开放中出现的问题只能在开放中加以解决。
  如何管理资本流动
  从国际社会方面来说,规模巨大的国际资本流动像一股股洪流,不时风起浪涌,对一国、一个地区,甚至整个国际货币金融市场造成冲击,不仅使金融市场产生动荡,也使经济陷入危机。现在人们讨论的焦点是如何对国际资本流动进行管理,各种各样的观点都有。甚至应对金融动荡和危机负有责任的大炒家索罗斯也站出来出谋划策,建议成立国际资本管理公司。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托宾早就提出征收资本税。不过,这种统一的国际管理思路是难以行得通的。目前,比较集中的意见主要是:(1)调整和改革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赋予其对国际资本流动进行规范管理的职能,通过共同努力,制定国际资本流动规则,特别是对短期投机性资本交易制定行为规则。有的提议改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为世界金融组织(WFO),像世界贸易组织(WTO)那样管理国际金融市场。(2)加强对国际市场发展趋势的研究和监控,制定完善的监控指标体系,及时发布预警信息,用以引导资本的流动方向。目前,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和地区开发银行都在制定与其提供资金相关联的经济和金融指数。当然,即使这样,对资本流动实行有效的国际管理也是非常困难的。在国际上,发达国家的金融机构拥有资本最多,同时也是最大的国际炒家,他们的主要兴趣是市场和交易自由化,而不是管制。不过,现在连美国的格林斯潘和鲁宾也都呼吁制定国际规范了,看来无序的资本流动所导致的混乱已经危及美国的利益。
  金融危机呼唤新的理论,也要求新的政策和措施出台。金融危机不是发展的终结,而是创新的开始。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