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阅读
  • 0回复

根治水患必须山江湖林综合治理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8-11-14
第6版(经济专页)
专栏:

  根治水患必须山江湖林综合治理
  王成祖
  今年长江特大洪水所显示的特点,与山、江、湖、林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山、江、湖、林之间关系失调,是造成流量不算最大,水位却屡创新高的重要原因之一。从山、江、湖、林的辩证关系上看,需要明确三个认识问题。
  治水之本在于治山,山是水土流失之源。今年长江水位创历史新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其根本原因是长江流域水土流失严重,泥沙淤积,河床抬高,调洪、蓄洪和行洪能力大大减弱。目前,长江流域水土流失面积已达73万平方公里。陕、鄂、湘、黔等省土地的石漠化面积每年以5%至7%的速度扩展。在长江流域的河川、湖泊、水库中淤积的泥沙达17.4亿吨,若将其筑成一条高宽各1米的长堤,可以绕地球34圈半。每年进入长江入海口的泥沙相当于尼罗河、亚马孙河及密西西比河冲刷量的总和。
  长江本来并不像黄河那样时常发生灾害性洪水,但到晚清时期由于长期以来大批移民和流民的进入,刀耕火种,无土不垦,古老的植被年复一年地遭到严重破坏。这就造成了长江中下游河床以每年3厘米的速度抬高,湖北省境内的荆江河段已高出地面10米以上,成为继黄河之后又一条更大的“地上悬河”。为了防洪,长江大堤不得不一再加高,“越加越险”,已成为一大隐患。一旦决口,后果将不堪设想。
  实践证明,治水之本在于治山。不彻底解决长江中上游的水土流失问题,任何治水措施都可能是事倍功半,有的甚至是劳而无功。治理水土流失已刻不容缓。
  治水之计在于还湖。就治理长江水患的长远大计看,退田还湖势在必行。长江中下游地区解放初有通江湖泊2万多平方公里,起着天然调蓄洪水和扩大行洪能力的作用,目前已减少了一半以上。洋洋的云梦大泽已被泥沙淤掉,演变成今天的江汉平原。
  有“千湖之省”美称的湖北省,湖泊由50年代的1332个减少到843个,5000亩以上的湖泊只剩下125个。这样,洞庭湖调蓄洪水的能力由1949年的293亿立方米减少到174亿立方米。今年洪灾,由于受其四条支流影响,洞庭湖不仅不能接纳来自长江的洪水,反而顶托、逼高了干流的水位。
  如何退田还湖?一是要全面认识“围湖造田”。“围湖造田”是在特定的历史时期形成的,为国家和人民做出过巨大贡献,不能简单地以“功”、“过”论之。二是要正确分析“围湖造田”。其首因是“先淤后垦,先垦后围”,退田还湖只是“治标”,根治长江中上游水土流失才是治本,否则“田虽可退,而湖终难还”。三是要坚持“江湖同治”、“江湖两利”。既不能继续“与湖争地”,围湖造田,也不能不讲条件地一律“废田还湖”,既要有利于防洪减灾,又能兼顾经济发展。
  治山、治江、治湖之道在于兴林。江西省在总结山江湖治理的历史经验基础上,提出了“治湖必治江,治江必治山,治山必治穷”的战略方针,“立足生态、着眼经济、系统开发、综合治理”,取得了举世公认的成就。他们的经验值得重视。
  根治长江水患,治山兴林为本。这个本就在于山上有茂密的森林,则“其下水也缓,又水下而土不随其下”(清·梅曾亮语)。森林涵养水源的功能已被实践反复证实。资料表明,一场81小时的678.5毫米特大暴雨,森林拦截吸收了449.8毫米,为降水量的66.3%。每公顷林地可贮水500—2000吨,大大高于荒坡、荒地,也高于农田和草场。森林因而被人们誉为“绿色水库”。
  据《马可·波罗游记》载:“越秦岭入川,凡二十日抵成都,所见沿途,多属森林地,有许多野兽如虎、熊、羚羊之类,廿日路程完全在山谷树林中”。说明在元代长江上游森林茂密。清末民初,长江中上游森林覆盖率高达40%,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时,已经跌至19%。建国后,受“以钢为纲”、“以粮为纲”和对林业“重取轻予”的影响,长江流域的森林继续减少。长江上游川鄂山地、乌江、嘉陵江、金沙江流域的森林覆盖率已分别下降到目前的13.7%、11.4%、16.7%和12.7%。四川省建国初森林覆盖率为30%,60年代初为19%,80年代初为12%,中部丘陵地区有58个县森林覆盖率一度下降到3%。经多年努力,长江流域的森林植被有所恢复,但还有38万平方公里的宜林地急待造林。
  实践证明,毁林开荒,过量采伐,造成山江湖关系失调,自然灾害频繁发生,不但影响当代人,还会危及子孙后代。这个问题非下决心解决不可。
  (作者为国家林业局经济发展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