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阅读
  • 0回复

不等不靠 广辟渠道 鞍山安置下岗职工有实招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8-11-15
第1版(要闻)
专栏:

  不等不靠 广辟渠道
  鞍山安置下岗职工有实招
  本报沈阳十一月十四日电 记者段心强报道:辽宁省鞍山市委、市政府在安置下岗职工中,不等、不靠、不要,依靠自身力量,组织全市各个单位和部门共建“再就业工程”。几年来,鞍山市二十二万名下岗职工,已安置十七点二万人,占下岗职工总数的百分之七十八点二。全市八百六十八个居民委员会,已有二百一十六个做到职工“有下岗,无失业”,受到好评。
  鞍山市是全国著名的工业基地,各个企业为了减员增效,从一九九三年就开始剥离富余职工下岗。市委、市政府非常重视下岗职工的再就业问题,坚持依靠自己的力量,动员一切有能力的单位和部门,千方百计安排下岗职工再就业。
  全市上下举办多种培训班,让下岗职工围绕市场学习市场需要的技能,很快打开许多就业门路。到目前为止,全市已办培训班一百多期,共培训下岗职工十六万人次。这些职工通过开展工业生产,兴办第三产业,开创社区家政服务业,支援乡镇企业,开发农业资源,组织劳务输出,创建民营企业等等,开辟出十五条就业渠道。
  鞍山市委、市政府在实践中认识到,任何一个新的生产项目起步都很难,为了让这些新的生产项目迅速发展起来,安排更多的下岗职工,他们在生产、经营、贷款、税收等方面制定了一系列优惠政策。立山区委、区政府为了落实各种优惠政策,由专人组成从区到街道到居委会的三级网络,成立多个社区服务队,建立了矿业配件厂、飞达有限公司、长城电褥厂等企业。
  鞍山市委、市政府发动各个行业、各个单位都参与安排下岗职工。在领导机关统一部署下,全市普遍开展起“我为再就业工程做贡献”活动。市直机关和企事业单位都主动承担起安置下岗职工的任务,千方百计协调各种关系,尽力帮助更多的下岗职工再就业。市工会组建“万帮会社”,把特长相同的下岗职工组织起来,集体闯市场。现在有八千二百人入社,月工资平均六百元上下。市妇联开展了“巾帼创新业工程”,组织下岗妇女卖早点,经营快餐车,创办新企业。共青团组织开展“大手拉小手”活动,动员有能力有技术的青年帮助下岗青年学技术、学经营,使一万多名下岗青年掌握了适应市场经济的技能,重新找到自己生活坐标。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