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5阅读
  • 0回复

西双版纳:保护绿色宝库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8-11-15
第4版(新闻追踪)
专栏:

  西双版纳:保护绿色宝库
  本报记者 王科
  从滇西北到滇南,我们来到美丽的西双版纳。
  当地人告诉我们:“西双”意为“十二”,“版纳”意为“坝子”,而坝子指山间的平地。山多林密,是西双版纳的特点。据介绍,西双版纳是北回归线一带仅存的一片绿洲。
  版纳人珍爱这块绿色宝库,保护森林资源,保护生态的意识越来越强。州林业局副局长袁自先告诉我们:全州11个森工企业已全面停止了森林采伐,人员全部撤出,工具全部封存,木材交易市场已关闭。
  在西双版纳,仿佛置身于一个大森林公园,挺拔的榕树、阔大的芭蕉树、婆娑的椰子树,更多的是叫不上名的热带植物,让我们这些生长在北方的人大开眼界。同往版纳的省林业厅处长万勇却说:自然保护区才是真正的森林博物馆。
  于是,我们驱车前往“十二个坝子”之一的勐腊县。手头的资料告诉我们:始建于50年代的西双版纳自然保护区面积最初只有5.7万公顷,目前已扩大为26.8万公顷,占全州土地面积的14%。禁伐令下达后,版纳州又增划210万亩为州县级自然保护区。
  出景洪市不久,就进入勐腊自然保护区的地界。四个多小时的路途中,只见路两旁古木参天、藤萝缠绕。神秘的原始森林中穿行着亚洲象、野牛、白眉长臂猿等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活跃着赤颈鹤、绿孔雀、双角犀鸟等珍稀鸟类。开车的师傅告诉我们:近年来,野生动物数量明显增多,勐腊保护区内三岔河一带时常可见成群野象。
  路上也不时可见山民开垦的菠萝地挂在山腰上,像锦衣上的补丁,大煞风景。在勐腊县,我们与县林业局局长蔡保顺探讨这一问题,他说,勐腊县已找到一条有效解决挂坡地的路子,他们以给予补助的办法引导农民退耕种经济林,老百姓积极性很高。目前,勐腊境内坝区的农民已全部退耕还林,下一步的计划是如何扩大战果,让住在山间的山民全都退耕还林。
  在勐腊歇息一宿,第二天,我们去看原始森林。版纳人的旅游意识很强,几乎每一处原始森林都设有风景区。冒着细雨来到有着国内第一高树——望天树的补蚌景区,迎接我们的是数不清的高大乔木、苍翠欲滴的檀香树,还有那树上长树的榕树。特别是一株株高达80米的望天树,用高耸入云来形容决非夸张。人们在望天树30米高处箍上铁框,再于铁框上架一铁索,在不伤及树干的情况下,树树相连成为一“空中走廊”。我们在空中索道上不时地按动快门,将对北回归线最后这片绿洲的记忆永久保存。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