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7阅读
  • 0回复

“干洗”土豆的启示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8-11-16
第7版(国际)
专栏:

  “干洗”土豆的启示
  本报记者 吴迎春
  在马来西亚首都吉隆坡西南的巴生港,进口的土豆堆积如山,150多名工人蹲在地上,顶着烈日,用刷子刷土豆泥土……这是马最近发生的土豆风波中的一幕。
  为供应国内市场,马商人从荷兰进口大量土豆,运抵巴生港进关时“卡壳”,因土豆粘带的泥土超量过不了检疫关,进口商好说歹说,海关人员不为所动。无奈,这20多名商人集体前往吉隆坡总部,向农业部的高级官员诉说,“理由”是充分的:一是国内土豆短缺,人民生活需要;二是荷兰适逢雨季,土豆难免粘泥带土,情况实属特殊,恳请“宽容”处理,下不为例。但是,农业部官员的态度同海关官员一样强硬,要么刷净泥土,要么全数退回,没有通融的余地。
  于是,进口商将没有启运的土豆退货,运抵港口的则雇人在露天码头上“干洗”,这就发生了前面的一幕。天气炎热,土豆堆放时间过长会变坏,这些被雇佣的工人日以继夜地干,“左刷刷,右擦擦,直刷得腰酸臂痛”,工人们创作的这首打油诗形象地表现了他们劳作的艰辛。在一个多星期中,他们把土豆刷得干干净净,全部达到进口检疫标准,创造了马国历史上的“奇迹”。
  多年来,马来西亚一直从国外进口土豆,因为土豆干净,从未发生这样的问题,这次“土豆风波”在马历史上首次发生,它一时成为马国内舆论议论的焦点:检疫部门是否苛求?应该吸取什么样的教训?马商人为土豆“干洗”付出了上万美元的代价,增加了开支,有可能亏损,但他们对有关部门的做法基本接受和理解,认为这是花钱买教训;农业部的高级官员说,禁止带土的土豆进口“不是刁难人”,土豆皮上的粘土有细菌,会危害马的橡胶树,造成灾难性的后果。据悉,橡胶是马来西亚主要林产品之一,年产量超过百万吨。正是有鉴于此,当地媒体认为,农业部因为“卫生理由”禁止土豆进口,对国家来说是好事。
  看来,马来西亚人民在原则问题上认识清楚,能区分利弊得失:为了国家长远利益,牺牲局部利益,这是十分可贵的。马来西亚干洗土豆给人以有益的启示。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