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9阅读
  • 0回复

高速公路:呼唤“黑白”并举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8-11-16
第9版(经济周刊)
专栏:

  我国高速公路中近百分之九十是用进口沥青建的“黑路”,高速路是否拒绝“白路”——水泥路面呢?
  高速公路:呼唤“黑白”并举
  本报记者 王忠家
  水泥路面与沥青路面,一白一黑,对比鲜明,交通部门职工习惯把它们称为“白路”、“黑路”。我国目前已建成高速公路4700多公里,其中沥青路面约为4200公里,水泥路面仅占很小比例。那么,高速公路是否拒绝水泥路面呢?德国的第一条高速公路就是水泥路面,高速公路网密布的美国更是“黑路”与“白路”并驾齐驱(水泥路面占49%)。而在我国修建水泥路面的高速公路,更符合中国的国情,具有明显优势。
  我国已连续9年为世界最大水泥生产国。水泥不仅自给有余,而且有大量出口。水泥路面所用的资源,如水泥、砂石料、钢材、粉煤灰等全部可以自给自足。而高速公路所用的沥青资源却完全不同。据交通部通过石化总公司的调查,我们能用于公路建设的国产沥青产量很少,只够维修老路,而且绝大多数国产沥青含蜡量偏高,不宜用于铺设高速公路。因此,全国现已建成和在建高速公路所用的沥青几乎都是价格昂贵的进口货。
  进口沥青能比国产水泥贵多少呢?以湖北某条正在建设的高速公路为例,所用的进口沥青每吨2500元,而每吨水泥仅为330元,价差达7倍多。河北和云南两条高速公路使用的进口沥青甚至高达每吨3300元,与国产水泥价差为10倍。如果不修沥青路而改建水泥路,估计会节省路面工程投资1/3左右。投资100亿元就可以节省33亿元,节省的投资是相当可观的。交通部有关专家认为,在一般情况下,建设水泥路比沥青路节省投资约24%,还不算带动水泥、钢铁、化工等相关行业发展的效益,水泥路面的长期效益优势也尚未考虑。
  我国现有水泥路比沥青路破损多,主要是因为水泥路面基本是人工铺就的,沥青路面则多是机械施工的,两种道路的施工技术水平有很大差异。但现在,随着水泥路面陆续投入使用机械化设备,形象已有明显改观。据湖北省交通厅厅长王远璋介绍,该省在建设黄(石)黄(梅)高速公路时,广泛采用了被称为“自动施工机器人”的水泥滑模摊铺机及配套机械。这是施工效率高、工程质量好的大规模机械施工方式,施工速度比沥青路面快很多,每天可以铺就8米宽24厘米厚的高标准水泥路面1600米。而水泥滑模摊铺机等设备的投资额,仅为相同生产能力的沥青路摊铺设备的一半。到该路参加现场会的交通部公路科研所的傅智同志说,从强度、平整度等指标看,机械施工的水泥路面与沥青路面质量相当,而水泥路面平整度的保持率好,使用年限长,造价却要低很多,值得大力推广。
  中央今年对公路基础设施的投入达1800亿元,目的是拉动需求,带动国民经济发展。由于水泥路面所需资源国内全部自给有余,所以修水泥路面能更直接、更显著地带动我国水泥等相关行业的发展。特别是在不产原油的省区和多雨水的南方地区,尤其应该大力发展水泥路面。同时,要积极依靠科技进步,推广使用滑模摊铺机等大型设备,采用机械化、专业化施工方式,确保工程高质高效。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