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6阅读
  • 0回复

大米草吃掉闽东11万亩浅海滩涂 “洋草”成“祸草”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8-11-16
第9版(经济周刊)
专栏:

  大米草吃掉闽东11万亩浅海滩涂
  “洋草”成“祸草”
  许上福
  近年来,闽东浅海滩涂面积以惊人的速度减少,其罪魁祸首是80年代初引种的美国大米草。这种随潮漂流、见土扎根的孽草遍布闽东海岸线,吞噬滩涂11万亩。
  进入宁德地区,闽东海边的情景触目惊心:成块成块海域内齐肩高的美国大米草茫茫无边。大米草延伸之处,滩涂消失,贝类、蟹类等小海生物大量死亡,海带、紫菜等近海作物生长受到影响,产量逐年下降。大米草生长旺盛,阻塞航道,影响淡海水交换,致使水质下降,诱发赤潮,导致虾病。大米草泛滥成灾,严重影响了群众的生产、生活。飞鸾镇群众为了保住仅存的二都蚶养殖基地,自筹资金,用了一年时间奋力除草,最终收效不大。
  大米草泛滥成灾是当年盲目引进造成的。美国大米草又称护花米草,根系发达,适应性、繁殖力极强,国外推广于沼泽地加固。1980年,浙江温岭召开全国性的推广大米草农村科技会,宣传大米草可以“保滩护堤,保淤造地”,还可以解决草食动物的饲料问题。福建宁德地区率先在福鼎、罗源试种,1983年在全区沿海县市推广。结果大米草每年以4000到5000亩的速度增长,目前已达到11万亩,最多的霞浦县达到5万亩,闽东浅海滩涂面积被挤占一半。结果是滩保不住,地没造成,养长毛兔致富的希望落了空。
  “洋草”成“祸草”,使引种者懊悔不迭。用火烧用刀砍,想尽各种办法治理都没能奏效。1996年起,宁德地区开始向国外寻求除草能人。1997年宁德地区人事局引智办获得国家外专局立项,聘请荷兰教授迪克·斯帕格伦博士进行药物除草试验。宁德地区领导下决心重奖能根治“草害”的专家。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