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1阅读
  • 0回复

给灵魂一个新居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8-11-11
第11版(社会周刊·读者之友)
专栏:人生一得

  给灵魂一个新居
  奚旭初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唐代诗人杜甫的呐喊,唯有到了今天,才真正变成了现实。幢幢大楼拔地而起,千家万户喜迁新居,告别阴暗狭小的蜗居,搬进宽敞明亮的楼宇,自然可喜可贺。但是喜事之中也有遗憾之处,比如那“新楼旧观”,就是一件憾事。
  何谓“新楼旧观”?宏楼伟宇,启用未几,就已面目全非。楼道走廊之间,东头放的是赵家的坛坛罐罐,西边堆的是钱家的破筐烂柜,当然还有孙家的木柴竹片,李家的废纸旧报……看得出来,新楼的主人们乔迁伊始,就已大刀阔斧对这块公共空间作了瓜分,为那些不配登大雅之堂的杂物旧货找到了新的栖身之处。如果说因为新居地方仍然狭小,不得已只好将舍不得丢弃的旧物堆于门外的话,那么散见于地的烟头纸屑,瓜皮果壳,则明白无误地说明,搬进新居的人们并不在乎这公共空间的新旧与否。他们所关心的,只是自己的居室已装修一新,不仅时髦豪华,而且一尘不能染,要不怎么连鸡毛蒜皮也要从房间里往走廊上扫呢?
  曾听一位朋友这样讲过:倘若想了解一幢住宅楼里主人们的精神面貌、道德境界,只需在这幢大楼的楼道走廊里转上一圈。斯言可信。楼道无言,走廊无言,然而却犹如一面镜子。
  “新楼旧观”告诉我们,物质的聚集能很快地改变生活的外在面貌,然而未必能很快地提高生活的内在质量——我总觉得,“生活质量”一词,如今被一些人仅仅当成了单纯的物质条件——其实,生活质量的完整内涵,不但指物质条件的改善,同时也意味着精神世界中“文明含量”的增加。缺了后者,所谓生活质量的提高,也只能是镀了金身的泥塑木雕,有形而无神。还是以“新楼旧观”为例,那“旧观”给人一个强烈的感觉,这就是乔迁新居的那些人们,灵魂似乎依然局促在陋习积弊的窠臼里。
  生活会一天比一天美好,希望搬进新居的人们也让自己的灵魂拥有一个新居。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