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7阅读
  • 0回复

神韵虽初闻 佳音何时续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8-11-17
第9版(各地传真)
专栏:

  一位专家历时四载,成功仿制敦煌壁画上的古乐器。然而,这项恢复“千年绝响”的重要成果,却由于开发资金不足而尘封于库房。人们不禁要问:
  神韵虽初闻
  佳音何时续
  本报记者 祝谦
  年近七旬的郑汝中先生,是一位忠厚长者,敦煌的漠风,把他的脸庞吹成古铜色。
  郑汝中早年即投身艺术,酷爱民乐。他先后在安徽艺术学院、安徽师范大学任琵琶教师、器乐教研室主任。曾痴心设计和制作了二胡、古筝、琵琶等乐器用于教学,首开大学教、研、制并行之先河。
  1980年秋,他去敦煌作学术考察。面对莫高窟这座举世无双的艺术宝库,郑汝中顿觉胸中升腾起一幅色彩斑斓的“图腾”画:此生应从敦煌起步,潜心探索和开发古代文化史、音乐史、乐器史,让古乐器从壁画上走下来,让今人领略古代艺术的魅力,做一件无愧于先祖、有益于后世的善事。
  回到安徽后,他以独特的视角和独具的慧眼,写了一篇对敦煌石窟壁画音乐舞蹈图像进行拓荒开发的论文,寄给敦煌研究院院长段文杰。段文杰十分器重,特聘他为敦煌研究院的兼职研究人员。
  对一位痴迷于敦煌艺术的学者来说,这该是多么丰厚的回报?!然而,郑汝中仍不满足。“不入虎穴,焉得虎子”。一纸请调,郑汝中遂于1986年在人生的“知天命”之年,来到他魂牵梦绕的西部荒漠,深情地投入敦煌石窟那博大精深的怀抱。
  1988年,郑汝中与敦煌研究院音乐舞蹈研究室的庄壮联名,递交了“敦煌壁画乐器仿制研究”的立项报告。报告获得甘肃省科委的批准。
  从此,郑汝中肩负着民族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的重担,在那个可视而神秘、熟悉而陌生的领域探索。眼观六路,笔摹八方,脚踏高低,手扶洞壁,一年365天,天天泡在形形色色的洞窟里,成了名副其实的“山顶洞人”。有时,为了赶完一处壁画,忍饥挨渴,昼夜不分。累了,听听鸣沙山的仙乐;渴了,想想月牙泉的甜水;饿了,品品壁画上古乐的音韵。
  就这样,日复一日,月复一月,历时4年,郑汝中与敦煌壁画上6000余件乐器图像相厮相守。他不辞艰辛,不怕琐碎,不避浩繁,按有关文献记载,精心进行分类,逐一校勘、钻研、考察、整理,筛选出34种54件乐器,进行仿制。“走下壁画的古乐器”,突出敦煌古韵,保留古代乐器内部的共鸣性能,同时,积极吸收现代乐器的科技最新成果,使每件乐器古色古香,又有良好的发音品质,集古典美、现代美,实用性、观赏性于一体。
  1992年3月17日,由18名音乐界、敦煌学界的著名专家组成的鉴定委员会,在北京对这批“从壁画上走下来的乐器”进行了技术鉴定。著名音乐理论家吕骥先生观其独特造型、闻其美妙音律,激情挥毫:“千年绝响形犹在,考索精作韵更清。”敦煌学专家柴剑虹说:“这项工作体现了敦煌学研究的新水平、新成果、新气象和新方向。”
  石破天惊。敦煌壁画仿古乐器粲然问世,赋予了中华民族优秀文化遗产一个新的生命群体。吹奏、打击、弹拨、拉弦,洋洋洒洒,构成一个独特的敦煌乐器体系,极大地丰富了我国民乐的内涵和阵容。
  然而,自1992年鉴定后,一搁就是6年。这批鉴定的样品,如今长眠在敦煌研究院的一间库房里,黄尘蒙面,弦断体裂。郑汝中痛心地说,我很想把它们修复整理好,但是,又有何用呢?这些本应登堂入室,供人欣赏的艺术珍品,没想到它们从壁画上走下来,却遭受了走进库房的厄运。
  郑汝中谈起此事,感慨万千:仿制古乐时,住地下室、喝大碗茶,我处之泰然,如今“亏”了民族瑰宝,我寝食不安。
  郑汝中,这位把精力倾注于敦煌壁画乐器仿制事业的研究人员,年已六十有八,离休在家。郑先生的这项“事业”,因知识要求的多样性,目前尚后继无人。若不在郑先生手中将这批乐器开发出来,一旦郑先生作古,不仅他个人的毕生奋斗付之东流,那些历经千年才从壁画上走下来的乐器也将再次走上壁画,使这份宝贵的文化遗产为人类利用的时间表不知又要后推多少年。
  据介绍,开发这批乐器,有50万元就够了。区区50万元,竟难住了一项巨大文化遗产的开发!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