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6阅读
  • 0回复

认真兴邦 马虎误国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正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8-11-17
第10版(理论)
专栏:思想纵横

  认真兴邦 马虎误国
  董晓阳 朱任
  “世界上怕就怕“认真”二字,共产党就最讲“认真””。毛泽东同志四十年前的这一教导,至今仍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认真”二字内含明智、求实、严肃、负责、专注、细致等丰富涵义,它既指人的行为和作风,又指人的品格和精神。要求人们对事物的认识正确深刻,办事专心务实,全身心投入。人们要想办成任何事,没有全身心投入的精神是不行的;反过来,有了全身心投入的精神,也就会相应有对工作高度负责、一丝不苟、精益求精的态度和作风,从而把事情办成、办好。可见,“认真”是人们办事必备的品质,是事业成功的前提和保证。
  在长期革命、建设和改革的过程中,共产党人正是靠着这种认真精神一步一步地走向胜利的。但不可否认,当前也有一部分党员和领导干部忽视甚至丢掉了认真精神,代之以马虎、糊弄之风。马虎必然大而化之,敷衍塞责;糊弄则不讲真话、不办实事,弄虚作假。这种风气危害极大,其严重性不容低估。“认真”与“马虎”之间的对立,既是工作作风和工作态度的对立,又是两种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对立。
  第一,表现在认识上的对立。辩证唯物主义的认识论认为,一切事物既是相对的,又是绝对的,二者相互包含又相互渗透。比如,真理既是相对的,又是绝对的,无数相对真理之和就构成了绝对真理。广大党员和领导干部,认准了马克思主义是放之四海皆准的普遍真理,共产主义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因而不惜流血牺牲,为之奋斗终生。而马虎论者却陷入相对主义认识论的泥坑,片面夸大事物性质的相对性。好像世界上“此亦一是非,彼亦一是非”,根本没有什么客观标准。所以他们看什么都似是而非,干什么都模棱两可,浑浑噩噩,麻木不仁,因而往往给党的事业造成危害。
  第二,表现在宗旨上的对立。为什么人的问题,是一个根本的原则问题。站在绝大多数人的利益一边,全心全意地为人民服务,这是我们党的根本宗旨。正因为如此,我们必须认认真真地为人民做事,兢兢业业地做人民的公仆。而马虎论者恰恰相反,他们的宗旨是为个人,为眼前。事事从个人的小圈子出发,时时盯着鼻子底下的利益。在他们看来,为人民服务就是为众人打工。所以在工作上往往“例行公事”,敷衍塞责,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
  第三,表现在意志上的对立。意志是指人们确定目标,实现目标,为之奋斗的心理状态。广大党员和领导干部有坚定的共产主义信念,下决心为人民谋利益,自然会激发出坚强的意志。这种意志表现为热情洋溢,精神焕发,干什么都要干成干好。而马虎论者则不然,他们既无精神支柱,也无宏伟目标,自然谈不上什么坚强的意志。平日里心浮气躁,精神恍惚,言不及义,行无定势;在工作上能拖就拖,能躲就躲,实在不行,胡乱应付。这些人往往沉湎于生活的现象之中,游离于工作的表面之上,没事时大大咧咧,满不在乎;一遇风险就变脸失色,溜之大吉。这样的人,怎么能扎扎实实做好工作呢?
  鲁迅先生在三十年代曾对日本友人内山完造说过:“中国四亿人生着一种病,那名称就是马马虎虎,不医好这个病,是不能救中国的……应该学习认真,除去这一味药外,没有别的药了”。从鲁迅先生说这话至现在,靠着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全国人民的艰苦奋斗,靠着发扬“认真”精神,中国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是,真正使认真成为所有干部以至全体国人自觉遵循的行为准则,克服一切马虎作风,还任重道远。为此,我们应当把讲认真、反马虎作为一件大事来抓,使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早日实现。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