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4阅读
  • 0回复

造福老人的事业——温州个人兴办老年服务设施的调查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8-11-12
第9版(社会周刊)
专栏:

  造福老人的事业
  ——温州个人兴办老年服务设施的调查
  于国厚
  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我国家庭正在走向小型化、核心化,“4·2·1”家庭大量出现,赡养老人将使独生子女夫妇不堪重负。我国人口老龄化速度快,高龄化的速度更快,两代人同时老化的情况会逐渐多起来,加之青年人外出谋生求学,使我国独居老人越来越多。高龄老年人生活自理能力下降,抱病、卧床、残疾老人不断增加,即使社区服务业发展较好,上门为老年人服务做得较为周到,也将难以解决这部分老年人的养老问题。选择老年服务设施养老,已成为必须。
  当前,我国老年服务设施的建设情况堪忧,与老年人的需求相距甚远。对我国这个老年人口大国来说,如果有3%左右的老年人到服务设施去养老,按现在1.2亿老年人计算,将需360万张床位,加上食堂、活动室、医务室、健身房、卫生间等配套设施,建筑面积共需5400万平方米,大约需要2000亿元的投资。这样一笔数字,光靠政府的投入显然是不够的。
  希望在哪里?在浙江省温州市的青山绿水间,悄然兴起的众多山庄,为迎接人口老龄化营造了一道亮丽的风景。它们是康乐山庄、康福山庄、官岭山庄、欣霞老人山庄等。
  康乐山庄:集体筹建、集体管理
  永嘉县瓯北镇清水埠居委会党支部书记、老人协会顾问张积钧等四位年届70岁的老同志,在县政府有关部门和镇政府的支持下,用了三年多时间,将南溪江边一座坟山改建成错落有致、风景优美、方便生活的老年公寓群。现有108户老人家庭入住。
  在山庄兴建过程中,他们预先吸引住户投资,根据其投资多少决定住房位置、面积大小,短时间就筹集资金400多万元。住户买的是房屋使用权,产权归山庄集体所有,老人可以长期使用。如果老人不在了,家里50岁以上的人可以继承使用权。如果住户不继续使用,可以将本人的投资归还,并将房价增值部分的35%归用户。
  整个山庄属集体所有,由山庄管委会实施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负盈亏。山庄的四位创业人都是管委会的领导成员,也是山庄的庄员,和大家一样有自己购买的独家小楼。他们对山庄的一草一木都有深厚的情感,工作责任心强,凝聚力大。
  山庄有剩余住房、会议室可以出租,有建筑队、商店、饭店可以营利。这部分收入用于山庄的管理费和维修、勤杂人员工资的支出。山庄成立敬老服务队、义务护庄队,还开办了老年大学,设有图书资料室、门球场等文化体育设施。山庄的医务室、理发室低费为庄员服务。山庄已成为服务齐全,生活方便,文化氛围浓厚的小社区。住在山庄的老人和家人一起独立生活,享受周到的社会化服务,生活安详美满。
  官岭山庄:个人投资兴建
  这座山庄距市区10公里,占地12亩,原为荒地、坟地、竹林。1993年,温州私营企业家胡方松投资650万元开发建设成为园林式的养老服务设施。现已盖起两幢楼房,设有双人间、三人间、单人间老人房185套,每人每月收费在460元至760元之间,分等标价租用,集体伙食。山庄负责洗衣、清扫房间等。
  该山庄实行“三优一免”:对百岁老人、无子女老人、特困老人实行价格优惠;对烈士家属实行全免。现床位利用率达90%左右。
  现年42岁的官岭山庄经理胡方松,是个市场意识强的人。10年前,他看到要搞活温州经济必须先搞活运输,就果断地辞掉原单位的工作,陆续购买6辆汽车,有了自己的运输车队。当搞运输的人多起来,他又卖掉汽车,将资金转向汽车修理业,开办了汽车配件厂。随着白发浪潮的到来,他又瞄准养老服务设施建设,将资金投向老年福利事业。他说,单从经济效益方面看,我这样做是划不来的。如果将这笔钱存银行,利息也比现在挣得多。我图的是为老年人、为社会做一件好事。
  欣霞老人山庄:引进外资投资兴建
  该山庄法人代表赵心建,原为东风街道的干部。90年代初,在其海外亲戚的资助下,筹集资金400多万元,用了3年多时间建起这所私营老人公寓,设有床位212张,现收养老年人100多位,其中大都是高龄老年人,且老职工、老教师偏多。收费标准每人每月在465元至645元之间。
  赵心建聘用一位副院长,另聘用服务员8人,医生3人,共13名工作人员,平均每人为8名老人服务。
  目前国家办的福利事业单位有1274所,收养城镇无法定抚养义务人、无劳动能力、无生活来源的老年人10.5万人,接受社会上自费收养人员约3万人。全国农村乡镇和城市街道兴办的敬老院4万多所,收养61万人。从这个统计数字看,在国家和集体兴办的社会福利设施中养老的老年人不足75万人。在全国个体、私营和合营的福利事业中养老的老年人有多少,难以统计。按个别城市的统计推算,全国不足20万人。就是说,目前全国在养老设施里养老的老年人不足100万人,不足老年人口总数的1%。
  温州养老山庄的出现,打破了计划经济下形成的国家和集体包办社会福利事业的格局。市场机制与福利事业顺利接轨,将给养老福利设施的建设带来巨大的生机和活力。
(附图片)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