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6阅读
  • 0回复

韩经济呈现好转迹象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正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8-11-20
第7版(国际)
专栏:综述

  韩经济呈现好转迹象
  本报驻韩国记者 王林昌 中国国际广播电台记者 陈俊才
  一年前,受亚洲金融危机的冲击,韩国遭遇到了严重的外汇和金融危机。汇市和股市连连暴跌,外汇储备几乎见底,利率急剧上升,企业破产之风盛行。在韩国政府和全体国民的共同努力下,这种状况已有所改善。韩国经济目前呈现好转迹象。
  据韩国银行最近宣布,到今年8月底为止,韩国外债总额已降为1507.7亿美元,其中短期外债占25.1%,比去年年底减少了45.4%;截至今年11月15日,外汇储备已达到492.9亿美元,其中可动用外汇储备为457.4亿美元。这说明韩国的财政状况已经有明显的改善,外汇危机已基本过去;国内外投资者对韩国经济的信心逐步恢复,汇市、股市、利率等宏观经济指数也明显好转,进入今年9月份以来,韩元对美元汇率始终保持在1300—1400∶1这个被人认为对韩国经济比较适合的水平上;股市综合指数已从今年6月的280点谷底回升到11月中旬的414.32点;汇率也下调到较正常水平,工业生产在9月份首次出现了正增长,失业人数开始下降。随着韩国经济趋于稳定,外资亦开始回流。今年1—10月份,外商对韩直接投资协议金额已达55.31亿美元,这有益于韩国企业缓解资金短缺困难。由于今年以来韩国进口大幅下降,出口大体维持去年水平,经常性项目收支连续保持盈余。今年头10个月,韩国贸易出超达到319.6亿美元,预计到年底,经常项目盈余可达到370亿美元。据韩国官方和一些经济界人士认为,这种势头如果保持下去,到明年下半年,韩国的经济将会走出低谷,转向复苏。
  韩国自去年爆发金融危机以来,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援助下,金大中政府先后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大刀阔斧地对金融业、企业、就业和公共部门进行了改革,并取得了阶段性成果。但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高利率、高汇率、超紧缩政策,并不完全适合韩国的实际情况,它给韩国的经济生活带来了不可忽视的负面影响,国内生产总值甚至出现了6.6%的负增长,创18年来的最低纪录。面对这种情况,韩国政府在征得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同意的前提下,对经济政策进行了大幅度调整,并采取了一系列旨在恢复经济的措施。其主要内容包括:建立新的金融体制;扩大政府财政预算赤字幅度,加大对基础设施的投入;提高就业率;扩大货币供应量,降低银行利率;实施“外国人投资促进法”,大力吸引外资;搞活市场,促进国内消费等。
  分析家认为,由于韩国政府在履行IMF协议过程中采取了一些趋利避害的措施,目前韩国的经济才出现了转机。
  然而,当地经济专家认为,还有若干不可忽视的因素会对韩国的经济复苏造成影响。一是大企业的结构调整尚未完成;二是外汇危机虽暂时过去,但仍未摆脱债台高筑的阴影;三是失业问题严重,形势不容过分乐观。针对上述情况,韩国政府决定在保持经常项目盈余的基础上,加大吸引外国直接投资的力度,进一步稳定外汇市场;对内则致力于提高金融机构的运行效能,加速对大企业的结构调整,落实就业措施,并通过积极的财政和货币政策继续推动经济恢复。
  韩国总统金大中最近表示,发达国家应对发展中国家进行资金支援,而遭遇金融危机的亚洲各国,则应共同采取恢复经济景气的措施,促进亚洲经济的复苏。韩国政府正力求有利于其经济恢复的良好外部环境,以便在明年下半年使经济最终走出低谷,恢复增长势头。
  (本报汉城11月18日电)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