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9阅读
  • 0回复

亚洲歌舞话祝福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8-11-20
第10版(大地周刊·舞台屏幕)
专栏:

  亚洲歌舞话祝福
  冯双白
  都说金秋是收获的季节,但是,当我把首届亚洲艺术节各个国家表演团体的演出节目单收集起来的时候,却好像收集了满把的春苗,它们是那样的生机勃勃,我的眼前,是翠绿满天。
  来自朝鲜、韩国、缅甸、老挝、斯里兰卡、日本、越南等国家的艺术家们,会同中国的京剧表演艺术家、舞蹈家、民族器乐演奏家们,为中国观众献上了不少精彩节目。在我的印象里,在如此短的时间内这样集中地欣赏亚洲歌舞表演艺术,还是第一次。它在这世纪之交的时刻举办,平添了一种回眸往事、放眼未来的味道。这次艺术节在亚洲文化交流的历史上也的确具有首创的意义!首届亚洲艺术节,使我们大饱眼福。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国立艺术团,一如既往地充满着激情,在难以用语言形容的整齐一致的动作里,在充满民间情趣的女子集体舞里,在悠扬的伽椰琴声里,表现出朝鲜民族的美感和深情。缅甸艺术团的演出里,除去那些来自民间的《插秧舞》、《采茶舞》给人带来了亚洲国家尚在保存着田园般的意趣之外,那些古老的《宫廷小侍从舞》、《蒲甘宫廷舞》、《少女舞》,让人一下子就了解了缅甸作为一个有着古老历史的国家,曾经在自己的文化中创造了怎样的优美和精致。
  这次艺术节使人大开眼界。早就闻听斯里兰卡的歌舞艺术中有许多模仿动物的表演,十分出色。看了他们的演出之后,仍旧有出乎意料的感觉。《蛇神和老鹰》的动作,并没有去刻意地模仿蛇之蠕动或鹰之飞翔,而是在面具的帮助下着力于善恶之斗,颇有些动人心弦。《大象舞》是由一群女舞者表演的,她们用柔和的手臂甩动把大象的神态尽意画出,女性的身体虽然依旧袅娜,但是和她们所表演的象的憨态和笨重恰恰形成了有趣的艺术比照。来自日本的“狂言艺术”,给人以幽默、风趣的艺术美感。在北京工人体育场搭了一个巨大无朋的水池子之后,来自越南水上木偶剧团的表演让小观众笑逐颜开。“旌旗飘扬”、“舞凤舞狮”、“狐狸捉鸭子”、“斗牛”等等表演,既细致可爱,又生动风趣。“水上木偶”,这是我国宋代史书上曾有过零星记载的“玩艺”,今天在中华大地上久已失传了。越南水上木偶剧团的演出,早已经誉满全球,被西方艺术家们赞为“越南田野艺术之魂”。最令人感到意味深长的是,他们的表演据说就是从公元12世纪越南李朝年间的艺术流传下来的。这个时间,恰恰就是中国的宋朝。有许许多多的事实都可以述说亚洲人民之间的艺术往来是久远而丰富的,越南“水上木偶”,或许能够在这跨越了时空的表演中给出新的明证?
  这次艺术节使人大有所思。来自韩国的“创作舞蹈团”(原译:创舞会)是最令当代艺术观众兴奋的表演团体。他们所表演的《流汗的石头》给人极为深刻的印象。整个舞蹈由女性演出,这已经与“石头”的意象形成了对比。而石头还能“流汗”,更是闻所未闻。创作者说:“活着的生物都要呼吸,呼吸的生物中恒温动物都要流汗”,“流汗表现了人具有克服困难的力量”,而流汗的石头又是韩国一个著名寺庙中一位佛教大师的碑石之别称,将这一别称作为整个舞蹈的名字,作为创作灵感的源泉,就是想将“被人的精神所感动的石头的汗、舞者的汗融为一体,表现韩国名字像基石一样的健康有力的精神品质”。这样的创作思路,已经从亚洲古老的艺术创作思路中走出来,具有了新时代的意义。
  作为亚洲艺术节的中国代表,北京舞蹈学院的舞者们是十分亮丽的一道风景。他们演出的《秦俑魂》、《飞天》、《垓下雄魂》等节目把中国古典舞的精粹浓缩于一堂。《踏歌》的集体舞是真正的赏心悦目,其创作者非同寻常地直接从中国南北朝史料中挖掘动作素材和动态的意念,下了大功夫,一出手就“一鸣惊人”。北京京剧院的《风雨同仁堂》和中央民族乐团的演奏,都给亚洲艺术节送上了堪称珍贵的礼物。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