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1阅读
  • 0回复

善待“留鸟” 吸引“候鸟”——青海人才战略采访记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8-08-04
第5版(教育·科技·文化)
专栏:科教兴国神州行

  善待“留鸟” 吸引“候鸟”
——青海人才战略采访记
  本报记者 杨振武 马应珊
  大自然赐予青海一个美丽的家园:天高云淡,草绿水清,风光如画。
  然而,作为“世界屋脊”的组成部分,青海也与“艰苦”二字连在一起。因为高寒缺氧,工作条件比较艰苦,人才短缺问题成了青海在发展中遇到的最大“拦路虎”。
  青海急需大批人才!从省会西宁到柴达木盆地,从巍巍昆仑山口到茫茫南部草原,从科研院所到工矿企业,我们不断听到这样的急迫呼唤。
  据介绍,青海有6所大学、35所中专,在校生规模约7000多人,这是青海各级各类人才的主要来源。而青海每年考到全国各地的大学生约有2000人,毕业时能够回来的很少,这几年更是呈下降趋势。这对人才本来就很短缺的青海来说,显然是“亏本”的。
  现有人才队伍的“孔雀东南飞”现象,更是雪上加霜。在中科院高原生物研究所,所领导伊甫申不无感慨地说:“高原的生态环境,不仅表现在动物群落比较脆弱、植物群落比较脆弱,人才群落更脆弱。你辛辛苦苦培养出来的人才,到头来却一个个‘飞’走了。真叫人寒心呐!”
  青海的“科教兴省”,关键是人才问题。这些年,青海省制定了一系列相当优惠的政策,千方百计留住人才,吸引人才,收到了一定成效。省里很多单位和地方在实施人才战略中也有很多创造。记者在锡铁山矿务局采访时就惊喜地发现,这里的“人才经”念得好。
  锡铁山矿务局也曾有过人才外流的烦恼。因为环境艰苦,1982年分到这个局的70名大学生,不到三年全部走光了。面对“人心思走”的严峻局面,矿领导一不怨天,二不尤人,而是从自身做起,下力气改善生活和工作环境。他们投资数百万元,在矿区所在地栽种了25万多棵树木,建花坛近百个,使当初“天上无飞鸟,地上不长草”的荒漠戈壁,变成了绿树成荫、繁花吐艳、飞鸟成群的绿洲。
  为了解除职工的后顾之忧,他们在西宁市和湖北老河口市建立了后方生活基地。家属就业、子女入学等实际问题都得到较好解决。在企业内部,他们赏罚分明,论功行赏,同时大胆为青年知识分子压担子,提供广阔舞台,使他们在这里有“用武”之地,得以大显身手。企业这几年一步一层楼,蒸蒸日上,吸引来了全国27所院校的146名大学毕业生。
  我们在采访中看到,青海有一大批不同年代从内地来的知识分子,他们扎根高原,默默奉献,被誉为“留鸟”。这批人是青海的宝贵财富,也是推动青海发展的生力军。科教兴省,需要大力弘扬“留鸟”精神。重要的是要创造条件,让这些“留鸟”更多更好地发挥作用。
  前不久,中组部组织青年专家赴青海考察时,一些青年专家提出,青海在善待“留鸟”的同时,还应该多吸引“候鸟”。例如,在每年高原的“黄金季节”,邀请一些内地和国外的专家学者来青海,或讲学、或考察、或短期工作,帮助这里解决一些实际问题。这样的“候鸟”,对青海发展是大有益处的。
  浩瀚的青海湖有个鸟岛,面积不足1平方公里。每年春夏之际,有10多万只各类候鸟到岛上栖息繁衍,还有白天鹅、云雀等珍贵禽鸟前来“做客”。青海省委、省政府领导求贤若渴,他们希望全国的专家学者也能像青海湖的“候鸟”一样,多到青海帮助工作。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