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1阅读
  • 0回复

“洋马”怎么变成了“海马”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8-01-05
第9版(经济周刊)
专栏:

  日前,北京机动车拍卖中心拍卖的一批轿车引人注目。明明是日本马自达323型轿车,尾部却嵌着醒目的标牌:HMC5010X(海马牌)——
  “洋马”怎么变成了“海马”
  本报记者 赵志文
  悄悄进京
  去年5月,108辆标牌为海南汽车工业公司北海公司生产的HMC5010X(海马牌)小轿车,分别从广东、广西、湖北、四川开进北京。这批有着一整套令外行人信服、手续合法的国内组装车,没有招摇过市,而是悄悄地开进了车主租用的部队仓库和公安部门招待所的停车场。显然,车主将这批“海马”存入一般人难以进入的“重地”,为的是绝对安全。
  5月15日,北京海关调查局根据举报线索,费尽周折陆续找到了105辆海马轿车。经查验,判定这批车并非海南汽车工业公司组装生产的“海马”系列汽车,而是非法组装的日本马自达轿车。
  “海马”是这样出生的
  龚德俊是北京中诚信租赁有限公司的董事长,曾在中汽专用汽车珠海制造有限公司任过总经理。他先从日本进口原装马自达323至香港,就地拆散,按配件报关进口。然后,再由广东、广西、湖北、四川等地的汽车修配厂将它们组装成车。为掩人耳目,给走私非法组装车找一个合法的“户口”,他又以每辆车4000元的代价,从海南汽车工业公司北海公司购买了HMC5010X的铭牌、标牌、合格证等一整套手续。就是凭着这貌似合法的伪装和一些不为人知的手段,龚德俊的这批“海马”偷逃了关税、增值税、消费税,畅行无阻地开进了京城。
  几个为什么
  国家规定未列入《全国汽车、民用改装车和摩托车生产企业及产品目录》的企业,不得生产汽车、摩托车,违者按非法拼(组)装车辆依法处理。
  为龚德俊组装车的这些工厂,为什么敢置国家政策法规于不顾,不计后果,铤而走险?
  据行家讲,国内组装车虽与进口车外形相似,但仍有区别。有些差别无须仪器检测,仅凭肉眼直观即可判断。可是,这群假“海马”迢迢数千里安然无恙。是沿途有关检查人员专业技术不精,还是另有他因?
  龚德俊花巨资为他的非法组装车购买了北海公司出售的HMC5010X的全套手续,意在使非法变成合法。但稍具汽车业常识的人士都知道,我国的小轿车的车型代号均以“7”字打头,“5”字头代表专用车。如,海南汽车工业公司生产的HMC5022XYC和HMC5024XYC都是运钞车,HMC5023XJH是急救车。龚德俊的这批组装车车型是小轿车,但车尾却嵌着代表专用车型的代号———5010X。这个漏洞是摆在明面儿上的。即使这样,这群假“海马”仍能安全开进京城,岂非咄咄怪事?
  龚德俊租用部队的仓库和公安部门招待所的停车场作为“马厩”,显然是刻意安排的。这样安全系数大一些。那么,存放假“海马”的场所的主人,是否也应“反省”一下呢?
  亡羊补牢
  北京海关调查局茹水泉局长告诉记者,1993年至1997年,该局共查获走私汽车800辆,其中有50%是属走私汽车配件,然后又非法拼(组)装的。
  “海马”事件从一个侧面告诉我们,有关汽车生产、销售和管理等诸方面的政策、法规亟待健全完善。如假“海马”案值达1000多万元,按目前的法规对当事人却只能处以罚款和扣车,无法追究其刑事责任。再有,对地方保护主义也不容忽视,由于它的抬头,助长了走私分子的气焰,影响了打击走私的力度。
  (压题照片:王永摄)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