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1阅读
  • 0回复

小心翼翼戴眼镜 配装眼镜国家专项质检合格率刚过半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8-11-23
第11版(经济生活)
专栏:

  小心翼翼戴眼镜
  配装眼镜国家专项质检合格率刚过半
  本报记者 白天亮
  北京大学的一位男生在少年时代配了一副近视镜,结果长期头疼。等他复查时才明白,配镜师为了使镜片与同时出售的欧式大镜框相配,造成镜片光学中心外移,与瞳距不符。
  专家认为,戴上不合适的眼镜不仅不能使人双目明亮,而且会引起很多麻烦,轻则视力下降,重则致盲。全国目前有3亿多人戴眼镜,城市中小学生40%以上近视。但眼镜这个“光明使者”的质量是否过关呢?
  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日前对北京、上海、天津等14个城市和北京、丹阳两个专业市场的161家企业201种配装眼镜进行了抽查,合格108种,抽样合格率53.7%,总体质量令人担忧。
  据了解,在这次抽查中,眼镜质量的问题主要集中在顶焦度偏差超标、水平光学中心内移量等项目上。以顶焦度为例,在上海医大爱伊技贸公司(现代视光中心)的柜台上,标明老光300度的眼镜,实际检测是400多度。而按国家标准,这一档的眼镜偏差允许值仅为±12度。在南京茂昌眼镜城检查的结果更令人啼笑皆非,有的眼镜水平光学中心内移量项目按标准规定应为4—8毫米,实际不仅没有内移,反而还外移了2毫米。
  我国眼镜工业起步比较晚,除东部沿海地区的大城市有少部分引进的国外先进设备外,其余基本上使用七八十年代国产的半自动化机械设备,一些眼镜市场甚至还是手工作坊式生产。这些手工作坊打磨镜片时没有研磨机就用手工研磨,装配眼镜时没有定中心仪就用“样板”划一下,缺少规范的技术与装备,其质量可想而知。
  目前我国眼镜的年需求量达1亿多副。这个巨大而又充满诱惑力的市场吸引了不少经营者,连服装店、副食店等,也挂起了“验光配镜”的牌子,还常用大字标明“立等可取”以吸引顾客。不少人图方便走进这种眼镜店,却不知道“立等可取”的眼镜大部分不合格。为此,行家们提醒消费者,在配镜上不要贪便宜,更不能轻率随便,要尽可能到专业人员素质较高的正规眼镜店去配镜,因为在眼睛的健康上是开不得玩笑的。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