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9阅读
  • 0回复

为了村民的共同富裕——记山东省优秀共产党员刘德平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8-11-24
第11版(党的生活)
专栏:

  为了村民的共同富裕
  ——记山东省优秀共产党员刘德平
  梁祖国 衣自忠 蒋永武
  1996年12月28日,山东省宁阳县南驿镇大磨庄村共产党员刘德平,为了群众共同富裕,把自己苦心经营的5家个体企业12年积攒下来的430万元巨额资产,无偿地捐献给了集体,一下子成了名播齐鲁大地的“知名人物”。
  有人不理解:“这年头,谁不知道钱好?几百万元钱,挣来多不容易,够几辈人花,却拱手送给了乡亲们,不知刘德平是怎么想的?”
  “我是共产党员,又在解放军这个大熔炉里锻炼过,‘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这九个字早已铸进了我的灵魂,啥时候也忘不了、变不了,啥事上都这么想、这么做。”
  刘德平朴实的话语,道出了这位被山东省委表彰为“优秀共产党员”的优秀退伍军人无私奉献的崇高思想境界。
  刘德平所在的南驿镇,是鲁南比较贫穷的地方。刘德平是一名普通老百姓,但他却为村民还不能脱贫致富急得吃不下饭,睡不好觉。
  “自己是个共产党员,对事关一方群众长远利益的事,怎能不管不问?如果只心安理得地当自己的个体老板,只顾自己一家发财致富,岂不是白顶着个共产党员的称号?”他曾想过利用自己办企业十多年的经验,帮助镇里新办企业。可资金一时难以筹集,还得从零开始建工厂、定项目、找市场、跑销路,谈何容易?后来,他想到了把自己的5家企业,无偿地捐献给镇里,作为全镇集体经济的基础。他试探性地同老伴商量。
  “为建工厂,你曾露宿街头,曾几个月睡在厂里木板上,不知吃过多少苦啊!几个厂子,总价值是几百万元的大数;把几个厂子捐献出去,是影响咱俩后半生乃至后代生活的大事。你可得想清楚啊!”老伴知道,只要丈夫认定的事,八匹马也拉不回来,没表示“反对”,只是提醒丈夫:“三个儿女都已成人,还是征求一下他们的意见为好。”
  “家庭全会”召开了。刘德平提出“捐献企业”的“议案”后,语重心长地对孩子们说:“人生之路,要靠自己走。父母给你们留下一大笔财产,对你们参与社会竞争、一生拼搏进取没有好处,也许反而会助长你们不愁吃穿、安于享乐的惰性。我这当爸的决定,不给你们留下财产,只给你们留下父辈艰苦创业的精神。不知你们有什么想法?”谁知,从小受到良好家教、上学期间均是三好学生的三个儿女,无论是已参加工作的,正上大学的,还是在家乡务农的,尽皆赞同。“家庭全会”上,“捐厂提案”获得“全票通过”。
  刘德平主动找到镇党委书记任诸斌,提出了全家决定把5个私营企业全部无偿捐献给镇里作为集体资产的请求。
  镇里把刘德平欲捐数百万元资产给集体的事,报到县里、市里。县、市主要领导亲自来到村、镇考察后,得出结论:刘德平的5家企业时下正是最红火的时候,每年纯收益至少近百万元;他曾当过9年支部书记,后来是主动让贤当普通农民的。如今已50岁,早已超过在基层提拔“当官”的年龄。他主动捐献巨额资产,纯粹是为群众着想,为一方造福。经报请县、市同意,南驿镇正式接受了刘德平的5家企业,组建成了属集体性质的山东宏泰集团公司。他被镇政府聘请为镇属宏泰集团公司总经理。
  如今,刘德平每年为集体创造纯收益200余万元。有人问他图什么?他说:“我图的就是让全镇老少爷们儿上台唱共同富裕的大戏!”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