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0阅读
  • 0回复

生产更多更好的丝绸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54-10-11
第2版()
专栏:

生产更多更好的丝绸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 江苏蚕丝学校校长 郑辟疆
江苏省是我国盛产蚕丝和丝绸的地区,缫丝工业一向占全国第一。全省现有三十五个缫丝厂,大部集中在无锡,苏州,浒墅关等地。栽桑养蚕是江苏大部农村主要副业之一,太湖流域一带,过去几乎家家栽桑,户户养蚕。全省桑园面积曾达到过百万亩以上。丝绸生产以苏州出产的软缎、塔夫绸,古香缎,乔其和盛泽的各种纺绸,南京的云锦、摹本缎(又名袍料)最为著名。解放后,由于这些产品织技提高,色彩漂亮,更受到苏联和各人民民主国家人民的喜爱和赞扬。丝绸为当前我国主要输出品之一。据估计如把江苏省去年生产的生丝全部出口,所换回的钢轨就可用来铺设三条成渝铁路。
江苏的蚕丝业抗战前曾一度繁荣,苏州的丝织业曾有“月产万绸”之称。抗日战争爆发后,在日寇的“华中蚕丝公司”的排挤下,大批缫丝厂和制种场倒闭,大量桑树也被砍伐。抗战胜利后,又遭到国民党反动政府和美帝国主义的统治和掠夺,丝绸业受到了很大摧残。刚解放时,丝绸厂部分转动的机器在一年中只能生产几个月,桑园只残存四十六万余亩,单位面积产量不到战前一半,农民育蚕情绪低落,丝绸产量极低。
解放后,江苏蚕丝事业逐渐恢复了它的青春。人民政府对蚕丝事业采取了“大力维持”“稳步恢复”的方针,有计划地扶植蚕丝生产,并以巨额款项收购春茧,扭转了蚕农的消极情绪。为了帮助蚕农提高蚕丝生产,人民政府在四十四个养蚕地区配备了专职技术干部,有组织地指导蚕农用科学方法管理桑园和饲养蚕儿,领导蚕农和桑虫蚕病作斗争。在蚕农中普遍推行了苏联的适温适湿催青和稀座勤喂薄饲的先进经验,并发动蚕农进行蚕室蚕具及蚕体消毒,使白僵病大大减少,基本消灭微粒子病,蚕儿的死亡率大大降低。各地又帮助蚕农发展互助合作,大力推行“共育”,全省参加共育组、集体养蚕组和农业生产合作社养蚕队的农民约占蚕农总数的百分之四十以上。蚕农组织起来后集体养蚕改进饲养方法,单位产量比个体蚕农约提高二成左右。各地蚕农都加强了桑田管理和桑树栽植,预防桑虫,并在原有桑园中普遍进行补缺更新。仅苏州分区今年新栽的桑苗就有一千万株。蚕农们在不影响粮食增产的原则下,都尽量利用屋边、路旁栽桑,并提倡桑树上山。经过几年栽植,除旧桑园补栽桑苗外,新栽桑苗有四千一百六十余万株,现有桑田面积较一九五○年约增加十分之一。蚕业研究机关也经常深入乡村,指导蚕农增产,各制种场所繁殖选制的改良蚕种也已在全省五十三万多户蚕农中推广。人民政府在“优茧优价”的方针下,又规定了合理的价格,保证了蚕农收益,蚕农养蚕积极性大为提高。一九五四年全省改良蚕茧生产要比一九五○年提高百分之六十九点二,每张蚕种的平均单位产量可达五十一斤以上,较一九五○年提高百分之三十二点五,较战前提高一倍以上。
在人民政府大力扶助下,江苏的丝绸工业正逐步发展。解放初期政府用委托加工代缫的办法,扶助缫丝厂迅速恢复生产,并拨发必要的贷款,帮助各厂改善经营管理和技术设备。经过几年来的改装,现在全省坐缫车在丝厂机器设备中的比重,已由解放初期的二分之一降低为四分之一。各地并注意总结和推广了立缫工作法,复摇操作法和各种降温办法,使生丝产质量都有很大提高。一九五三年全省生丝产量要比一九五○年提高百分之五十以上。缫丝用茧的数量也显著减少,解放前要四百多斤茧缫
一担生丝,现在只要三百二十斤就可以了。全省生丝产品比解放前平均提高二级以上。中国丝业公司第二工厂,永泰,瑞伦等六个单位相继出现了“四爱”级高品质丝。
丝绸工人的劳动热情和创造性得到很大发挥。去年,苏州地方国营第一丝厂和无锡第四丝厂等单位的女工们贯彻执行了苏联专家提出的用筛子代替手工选茧的新方法后,不仅使选茧效率提高了十倍,而且也保证了生丝的品质。华昌丝厂工人王阿四创造的自动索绪器,成为缫丝厂手工劳动逐步转向自动化的一个开端。中国丝业公司第二工厂技师许汝良改良了立缫车后,对提高产质量和减少缫丝用茧的数量都有很大作用。去年,无锡市缫丝一厂的职工还研究出蒸气煮茧法,使每件丝降低六斤蚕茧。苏州地方国营第一丝厂工人张鼎贤还试验在蚕蛹中提练蛹油的办法,初步试验的结果证明,每百斤蚕蛹可以提出十七斤到二十五斤的油,脱脂后的蛹仍可作猪鸭等家畜饲料及农田肥料,还可做鲜酱油。绸缎工人们发挥创造性织出了很多花样新鲜、色泽漂亮的衣料。如南京丝织工人根据蒙、藏人民的喜爱,织出了四鹤云莲等新式花样的云锦,受到少数民族的热烈欢迎。
为进一步发展蚕丝业来支援工业建设和满足人民生活的需要,江苏省还注意为全国培养和输送各种丝绸工业人材。早在一九五二年,无锡市各丝厂就抽调了一批缫丝技术工人去广东等省帮助培养训练缫丝工人。到今年四月底止,江苏已向新疆、原辽东和上海等地丝绸厂输送工人一百多人。几年来江苏蚕丝学校也培养出大批蚕丝技术人材。不少工人还远从新疆、山东、广东等地来江苏学习,仅苏州地方国营第一丝厂就为各地培养了二百三十七名各种缫丝技术工人。无锡市立兴、建业两机器厂的职工还为新疆和阗丝厂制造了全部机器设备,其中有大批精巧的立缫车、复摇车和煮茧机,并派了十几个五金工人翻山涉水,越过沙漠与草原,前往新疆帮助安装机器。此外,江苏今年供给新疆、山东、浙江、广东等省的改良蚕种就有九十余万张。为了帮助新疆少数民族改进当地蚕茧色黄、茧小的缺点,江苏省农林厅特选出了十万张优良的江南蚕种送到新疆去改良当地蚕茧品种。
江苏的蚕丝业有着它光辉灿烂的发展前途,全国的蚕丝业也在不断前进。丝绸生产的增加,不仅支援我国的工业建设,并将使我们人民的生活变得日益丰富多采!(附图片)
华东蚕业研究所的女工们在蚕室中进行饲育实验。新华社稿归行肇摄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