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8阅读
  • 0回复

大马力拖拉机—— 外国品牌曾经独步天下 中国企业如今挺身叫板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8-11-26
第9版(农村经济)
专栏:

  大马力拖拉机——
  外国品牌曾经独步天下
  中国企业如今挺身叫板
  □田鹏
  在中国农机市场,大马力拖拉机的产销一直是国外著名厂商的天下,当美国的约翰—迪尔、意大利的菲亚特等首先进入东北、西北大型国营农场时,中国已经引进十几年的大马力拖拉机仍然处于技术消化阶段。看着国外厂商在中国土地上激烈的角逐,中国农机工业显得非常尴尬和无奈,中国的大马力拖拉机怎样走出困境,一直是业内人士关注的一个沉重话题。
  中国农业呼唤大马力拖拉机
  近年来,随着农民收入的提高和农村经济的发展,在耕耙播收等劳动强度较大的环节,农民迫切需要提供统一的机械化作业服务,特别在一些大型国有农场,大马力拖拉机的需求渐旺。黑龙江农垦总局总农艺师周洪林告诉笔者,黑龙江3000万亩耕地,需要深耕22到40厘米,迫切需要大马力拖拉机,然而垦区早几年根本无法买到国产机子。目前农垦的主要资金用于购买国外的大马力拖拉机,与此同时还要购买相关的国外进口农具,因价格昂贵,各农场都感到负担比较沉重。
  1995年,农业部组织对全国大中型拖拉机在农业中的作用、机具老化和更新情况进行了调查。课题组选取全国150个县作为抽样调查点,经过一年多的调查,他们得出这样的结论:使用大马力拖拉机进行深耕深松、推广旱作节水技术,可改变土壤理化性能,蓄水保墒,减少植物病虫害,能够大幅度增加农作物的产量。研究表明,大马力拖拉机深耕深松对玉米增产18%,小麦增产17%,水稻增产22%,棉花增产30%,大豆增产9%,深耕深松技术在占我国耕地面积52%的旱作农业地区具有广泛的适用性。可以说,农机向着大中型发展是一个必然趋势。
  两难境地中徘徊的中国农机企业
  进入90年代,中国农机市场逐步趋旺。但是,中国农机企业由于长期受市场购买力低的影响,技术开发和技术改造十分缓慢,大多数企业在技术含量较低的产品上争饭吃,进一步拉大了和国外农机工业的差距,因而面对大马力拖拉机良好的市场态势,农机企业却面临两难境地。
  一是大规模的投入和短期内回报率较差的矛盾。目前我国绝大多数企业从铸造、机械加工、装配到员工的技术水平普遍偏低,必须进行全面的技术改造和技术培训,这对于长期在盈亏线上挣扎的农机企业来说是相当困难的。同时大马力拖拉机的国际市场早已被世界著名的农机大企业瓜分完毕,基本立足国内市场的中国企业短时间内很难形成经济批量,巨额的投资面临无法回收的困难,稍有不慎企业可能因此背上无法翻身的沉重包袱。
  二是过剩的低技术含量产品和实现农业现代化的矛盾。农机企业大量重复生产技术含量较低产品,这种企业之间争饭吃的直接后果就是争相压价,赔本销售,抢占有限的市场,农民在尝到短暂的甜头之后可能会永远失去国产的现代化农业机械。
  就在中国农机企业在两难境地里徘徊的时候,一队又一队的美国人、意大利人、南斯拉夫人和日本人带着令人眼花缭乱的农业机械进入中国。中国的农机市场,无法回避地进入了国际竞争时代。
  中国一拖集团公司开始说不
  在中国市场上进行激烈竞争的国外农机制造商并没有轻视中国的农机制造企业,中国一拖集团公司一位从事信息工作的同志告诉笔者,在各种展览会国外公司的展台前,若以一拖的名义索取资料肯定会吃闭门羹。
  这些外国公司的担心显然不是多余的。十几年来,一拖为了避免和国际农机先进水平的差距越拉越大,从来没有放慢引进技术的消化吸收和技术创新步伐,新产品的技改投资年年增加。目前东方红LF90系列拖拉机已经形成批量生产能力,国产化率接近100%;在此基础上开发创新的东方红1004/1204型拖拉机也取得突破性进展;其他大马力拖拉机的研制开发工作也在有条不紊地进行。1997年一拖B股在香港成功上市之后,这家我国最大的拖拉机制造企业加快了资本运营的步伐,到目前已经兼并和参股近十家农机制造企业。
  在这场国际性的激烈竞争中,中国一拖集团公司充满信心。公司副总经理朱士岑在接受采访时说,和国外大公司相比,一拖也存在许多优势,他们更了解中国的农机市场,拥有覆盖全国的销售服务网络;“东方红”商标在老百姓心中有着非常高的地位;在产品价格方面有绝对的优势,这种优势目前还是主导市场走向的关键因素之一。和国外大公司有明显不足的仍然是技术和装备水平,对此朱总认为,必须抓紧进行技术改造,开发出更加适合中国国情的大马力拖拉机。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