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8阅读
  • 0回复

精品与制作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8-11-27
第9版(大地周刊)
专栏:文化随笔

  精品与制作
  赵先德
  生产领域的每一个行业,包括生产精神产品的各行业,都存在精品意识的问题。制陶大师为烧得一批或一件精品往往毁掉整窑整窑的平庸之作,绘画巨擘们也是如此。在他们,毁弃平庸是对伟大的靠近,舍掉粗糙是对精细的追求。
  这是一种胸怀,大师的胸怀。
  十九世纪的东西方文学艺术大师们在没有任何生活保障的情况下,却能追求艺术的精益求精。这是一种对艺术的虔敬。
  虔敬是成就艺术的要素。浮躁则是致命的敌人。前不久,调查一个地区的精品创作,竟发现这样的怪事:长篇小说创作评奖即将开始,两个平级的文化单位从市级精品工程费中各得数万元后,甲单位买一书号为业余作者早已写就而难以问世的长篇出书,书稿付印后,因款不到位,印刷厂只让提走百余本书参加评奖,而该单位评奖之后也就万事大吉;乙单位经济实力较强,除买书号外,还给作者开了讨论会,只是有一点让人哭笑不得,因为登记精品的时候,作者刚刚动手,作品是赶制的,以致那带到讨论会上的作品是刚刚出笼的新货,评委们接到新书后只得连夜翻看。
  一本书下来,从买书号到请评委,五六万人民币填进去,而作品只是走了从印刷厂到造纸厂的过程,没有发行,没有读者,放在个人的贮藏室里又占空间,何利之有?何益之有?平心而论,精品最要紧的应是它积极的社会效益,是从众多的置于社会中引起反响的作品中拔出来的。一部作品不论多么成功,当它还没有经过读者(不指评委)检验的时候,当它刚从印刷厂出来的时候,评委们的意见也只是主观的,而那种只拿几十本面世的作品来参评更是对精品评奖的亵渎。上述怪现象的产生,也有艺术家自身的毛病,那就是浮躁与功利。
  针对文艺产品的粗制滥造提出精品意识,有关方面还以各种称号鼓励,出发点无疑是对的。精品的制作是一种提倡,一种大环境的设立。有了这种大环境,艺术家们精雕细刻就有了动力。
  “大会战”式的、“办现场会”式的生产精神产品早已被历史证明是不足取的,而且,也不符合文学艺术自身的创作规律。如果怀有热情的地方领导们能将钱花在作家深入生活、反复改稿上,而不是花在请评委送红包上,或许能出真正的精品,即使那样可能节奏慢了些,影响了政绩,但,历史会记住的。
  渴望精品意识主导精品制作。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