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阅读
  • 0回复

从董建华拒吃野味谈起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8-11-30
第4版(要闻)
专栏:人民论坛征文

  从董建华拒吃野味谈起
  陈明福
  据报道,董建华先生在北京述职后即与夫人飞往张家界休假旅行,在水绕四门的“古汉山庄”用餐。山庄主人为表达对远道而来的贵宾的欢迎,事先开了一张以山中野味为主的菜单。董先生得知后却说:“不搞野味,要注意生态平衡和自然环境的保护。”最后点了很普通的四道菜———凉拌芹菜、松花皮蛋(去蛋黄)、油淋红椒(不太辣)及土家腊鱼。他们还品尝了一道“豆豉辣椒”,对这道菜,赞不绝口。
  “港首”的言行确实令人钦佩。很多人在生活水平提高后,喜欢在“吃”上用心思。“鸡鸭牛羊赶下台,王八毒蛇爬上来。”而今,龟蛇也不稀罕了,只有野味才能解馋。凭董先生的地位、身份和人品,走到哪里都是难得光临的贵宾。张家界的奇山异水又产野味,普通人吃得,招待董先生更是顺理成章,谁有异议?然而董先生硬是有条件却不享受,并说了上述言简意赅的话,值得我们深思。
  “历尽古今多少事,成由谦逊败由奢。”陈毅同志的诗句比司马光在《资治通鉴》上说的更简练、概括。金朝历史不长,但金世宗以俭治国永载青史。作为封建社会的皇帝,位在至尊,可以随心所欲,而他在饮食上的节俭,往往为平常人所不及。一次他正在用餐,女儿前来看望,想请女儿吃饭,却再也没有多余的饭菜。他即位前曾任地方官多年,深知百姓疾苦。他认为前代很多帝王之所以失天下,皆由奢侈无度,不顾百姓死活所致。他曾对臣下说:“若欲丰腆,虽日用五十羊亦不难矣,然皆民脂膏,不忍为也。”他还动情地对宗室戚属说:“太平岁久,汝等皆奢纵,当务俭约,无忘祖先艰难。”宗室戚属皆感泣而退。金世宗以万乘之主而能克一己之私欲,戒子弟务必从俭,即使在今天亦称楷模。
  董先生之所以拒吃野味,是从国家和人民的长远利益出发,严以律己,以实际行动改变“奢纵”。滥捕滥杀野生动物,破坏生态平衡的行为之所以屡禁不止,是“利”的因素在驱动。有需就有供,有高价收买者,就有冒犯罪的风险去作恶者。如果捕杀了野生动物,卖不出去,且捕杀者被重判,干这个行当的人就会越来越少。根本问题在于一些有地位、有影响的人物,言行不一,爱享“口福”。他们到了一地,都先打听那里有啥好吃的奇珍异兽,或是公开点名,或是侧面暗示,或是半推半就,或是受之不拒。加之下面多有“会办事”的人,这种事根本不用他们开口和操心。这就是上有所好,下有投者;上有所行,下有效者。
  孙中山先生曾在《建国方略》中指出:“中国近代文明进化,事事皆落人后,惟饮食一道之进步,至今尚文明各国所不及。”孙先生说这番话是感到很沉痛和羞耻的,难道在时近一个世纪后的今天,我们还以此向世人炫耀,并引以为荣吗?须知,饮食文化的先进,改变不了科学文化的落后;物质的挥霍不能填补精神的空虚。古人说:“藜羹饭后,识人生淡泊之真。”凡是品格高洁,精神富有的人,都懂得以俭养德,以俭为荣。董先生,乃香港特别行政区长官,曾是世界著名的实业家,如此俭朴,实在难得。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