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4阅读
  • 0回复

改革 平稳 发展——’97财金大势回眸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8-01-05
第10版(财税金融)
专栏:

  改革 平稳 发展——’97财金大势回眸
  本报记者 施明慎
  在宏观调控成功实现“软着陆”的基础上,1997年国民经济继续呈现经济适度快速增长,物价涨幅进一步回落的良好态势,财税、金融运行在周边国家和地区货币贬值、股市动荡的重围中,体现了改革、平稳、发展的特点。
  财政收入继续保持高增长势头
  1月至11月,全国财政收入比上年同期增长23.2%,财政支出比上年同期增长16.4%,低于收入增幅。1997年国债的发行、期限、利率依市场变化有所调整。截至11月末,2480亿元国债计划已顺利完成。自10月23日起银行再次降低利率,国债投资价值更趋凸现,市场交易日渐活跃。
  为增强中央政府的调控能力,1997年的税收改革,重点调整了金融、保险、证券交易的税收政策。在将国有金融保险企业的所得税率从55%降至33%的同时,调高了其3个百分点的营业税税率,增加收入部分归中央财政所有。出于同样的考虑,证券交易印花税税率从3‰调高至5‰,分享比例由中央和地方各占50%,改为中央占80%,地方占20%。
  金融改革进一步深化,
  金融调控更加灵活,金融服务明显增强
  中央银行继续认真执行适度从紧的货币政策,不断改进调控手段,从年初起就加大了公开市场操作的力度,将一级交易商的数量从14家金融机构扩大到25家,并增加了政策性金融债和央行融资券等交易品种。从3月1日起,中央银行开办对工、农、中、建4家国有独资商业银行的再贴现窗口,规范完善了再贴现操作体系。特别引人关注的是,货币政策委员会于7月底正式运行,从而在提高金融宏观政策科学性方面迈了一大步。从全年情况看,货币供应量增长适度。
  在过去的一年里,商业银行一方面加快自身改革,努力降低不良贷款比重,另一方面积极参与企业优化资本结构、实行破产、兼并、收购、职工再就业等项工作,全年提取银行呆账准备金300亿元,通过降低贷款利率为企业减轻利息负担约700亿元。10月份以后,一系列改善和加强金融服务的措施相继推出,包括延长流动资金贷款期限,允许部分中资企业保留一定限额的外汇收入,大幅降低中长期贷款利率等,这些政策的出台,对国有企业增强技改能力,提高经济效益产生了重要作用。
  证券市场规模继续壮大
  发行股票上市在促进企业转换经营机制和产业结构调整、优化资源配置等方面的功能日益被各层领导和社会公众所认识。一些体现国家产业政策的优势企业陆续加入上市公司的队伍,使上市公司结构得到优化,数量由年初的530多家增加到年末的750多家,股票市值逾16400亿元;投资者由2000多万人扩大到3200万人。针对证券市场尚处于不成熟阶段,不可避免地存在一些违法违规等问题,监管部门及时采取措施,加快法规建设,增加新股发行规模,严禁信贷资金流入股市,严禁上市公司和国企炒卖股票,规范上市公司信息披露,防范和化解了一些市场风险。在这一年,众人期盼已久的《证券投资基金管理暂行办法》终于出台,有关股票基金的试点申请工作正在紧锣密鼓地进行。临近岁末,国家计委和邮电部又发出降低部分电信价格的通知,对高度依赖邮电通信的证券市场来说,这无疑是国家降低股市交易成本的一项实质性举措。
  对外开放不断迈出新步伐,利用外资的质量又有新提高
  其中最令人感兴趣的是,关税在上年大幅下调的基础上,10月起又下调26%,关税总水平降至17%。经常项目和资本项目“双顺差”,使国际收支状况保持良好。截至12月底,国家外汇储备逾1400亿美元。不久前,首家中外合资产业投资基金正式设立,既为国外中小企业进入中国提供了便利,又开辟了我国利用外资的新途径。
  就亚洲地区金融局势而言,1997年是多事之秋。虽然我国没有发生类似东南亚、日本、韩国那样的金融风波,但是他国的经验教训足以令我们借鉴和警醒。11月中旬,中央及时召开了全国金融工作会议,就深化金融改革、整顿金融秩序,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等重大问题进行了部署。
  展望1998年,改革和发展的任务十分繁重。我们既要正视困难,又要坚定信心。可以相信,只要我们把握住当前宏观经济环境较好的机遇,认真总结他国发展的经验教训,坚持改革,狠抓落实,就一定能逐步解决金融领域中的各种问题,保证金融高效、安全、稳健运行。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