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75阅读
  • 0回复

保护“地球之肾”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8-12-01
第11版(卫生·环境·人口)
专栏:环境扫描

  保护“地球之肾”
  唐锡阳
  今年暑假,我参加了由北京、上海、重庆、南宁、昆明、成都和哈尔滨等地的16所高校所组织的第三届大学生绿色营,以考察湿地为主题,走访了东北的三江平原。我们行程数千公里,重点访问了扎龙、三江、洪河三个湿地自然保护区。
  湿地,对许多人来说,是个陌生的名词;专家们的看法也不一致,其定义就有50多种。一般说来,它包括沼泽、湖泊、河流、河口以及海岸地带的滩涂、红树林和珊瑚滩,还包括生态功能有限的人工湿地。由于科学的发展,人们越来越认识到湿地的重要性。它是地球上生物资源非常丰富、生产力较高的生态系统,在调节气候、蓄洪防洪、促淤造陆、降解污染等方面有其特别功能,人们称其为“地球之肾”。湿地还向人类提供大量的粮食、肉类、鱼、药材、能源、水源、工业原料,以及湿地所特有的鹤类、鹳类、鹮类等大型水禽和湖沼海岸风光等。
  三江平原,也就是人们习惯说的“北大荒”。过去这里以森林、草甸、沼泽和水面为主,沼泽和沼泽化草甸大面积连续分布,水系交织成网,湖泊星罗棋布,野生动植物种类和数量都非常丰富,是我国最大的淡水湿地,也是世界最重要的湿地之一。随着人口的增长和经济的发展,这里越来越成为农垦的重点。截至目前,这片湿地已经开发过半。
  汽车在飞奔,我两眼不眨地饱览着眼前不断移动的几乎是毫无二致的景观。公路的两边全是玉米和大豆,绿油油一直伸展到天边,真是一片“北大仓”的景象。我不得不叹服人类的伟大及其伟绩!但我毕竟是一个生态学者,我的感情难免要比一般人复杂一些。在这苍茫绿色的丰功伟绩之中,隐匿着大片湿地的丧失,而湿地的丧失就意味着部分地区的土壤沙化,意味着水土流失的日益严重,意味着气候恶化与旱涝频繁,意味着生物多样性的锐减,意味着环境质量每况愈下。
  怎样保护湿地呢?经过这将近一个月的走马观花,实地考察,我想提出三点:
  一、在当前保护湿地和开发湿地日益矛盾的情况下,新建和扩大保护区的面积是个有力的措施。在这方面,从我们访问的这三个湿地保护区来看,问题也不少。有的是水的问题。水是湿地的生命,但由于上游的砍伐,森林涵养水源的功能日益减弱,而水土流失日益严重,再加上经济发展和人口增加,使得许多湿地不湿了,因此湿地的生态也发生了变化。有的是权属问题,如扎龙的土地、渔业、畜牧、芦苇以及上游的水,保护区都不能管,只管天上飞的鸟。湿地是个完整的生态系统,土地、水系、植物、动物是互相制约的,只管鸟而不管其它,又怎么能管好保护区呢?再者,保护区因经费不足,就以发展旅游、出租土地、罚款等来解决经济问题,完全背离了自然保护区的方向。
  二、应该总结几十年来的经验教训,在保护湿地方面搞个立法或者规章。譬如什么地方可以开发,什么地方不能开发,如何开发,都得以科学为据,有章可循。如有的地方营养土层很薄,若把下面的沙层和黏土翻上来,不仅粮食产量很低,而且造成风暴,后患无穷。即使允许开发的地区,也应该改变单纯农垦的方式,以开发稻田为主,努力创建稻—苇—鱼—麻、桑基鱼塘、草基鱼塘、垛田鱼塘、果基鱼塘等水陆相互作用的人工生态模式,走既有生态效益,又有经济效益的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即使在开发的区划之内,也应该划出一定比例的自然湿地保护区或保护小区。这不仅是保护湿地的生态系统,也有益于改善农业生态的局部环境。
  三、加强对湿地的宣传。要让群众懂、领导懂,让他们懂得保护湿地与目前和长远的利益都是关乎全局的大事,真要下一番功夫。也只有群众懂了,领导懂了,湿地才能真正保护下来。但从我们接触的群众、领导,甚至包括湿地保护区的工作人员来看,多数人对湿地缺乏认识。因此通过多种形式宣传湿地,是当务之急。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