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2阅读
  • 0回复

太行无言铸丰碑——来自内丘山区脱贫与发展实验区的报告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8-12-04
第5版(教育·科技·文化)
专栏:科教兴国神州行

  太行无言铸丰碑
  ——来自内丘山区脱贫与发展实验区的报告
  本报记者 何伟
  出河北内丘县城,西行百余里的重山紧锁中,便是我们慕名探访的实验区。
  1994年起,中国人民大学农村发展研究所与内丘县经济联合社,得到德国合作发展基金会(EZE)的资助,创办了内丘县脱贫与发展实验区。
  弹指5年间,层层叠叠“绕山转”,郁郁葱葱“花果山”,还有山里人憨厚的张张笑脸,使见过不少世面的德方项目发起者之一达沃斯先生大呼“没想到”:当初没想到这么穷,现在没想到变化这么大。
  内丘的西部山区缺水少路,人均不过两分地,历来是扶贫攻坚的“主战场”。1994年,中国人民大学农村发展研究所把侯家庄作为反贫困的实验区。规划思路是把市场经济引入脱贫开发,打破贫困山区停滞闭合的经济格局。
  进入市场经济的关键是要有商品。商品从何而来?只能从本地资源转化而来。那么,这里的突出资源,除了山还是山。开发荒山便成为攻坚战的“第一战役”。
  启动资金倒没难倒他们,德国EZE组织资助500万。把农民组织起来,转变“苦熬”的习俗,难度竟大大超出组织者的预料。
  “开出地种果树,我们技术承包,一分不收。”
  “结了果收入归你们。”……不论人大的师生们如何解释、动员,老乡愣是不信会有这等“美差”。实验区坚持边干边示范的方针,举办了一期期技术培训班,使实用技术普及率达到90%以上。
  炸山,担土,修梯田;截流,挖井,建扬水站。在人大师生和科技人员的指导下,区内34个村的男女老幼顶着酷暑严冬苦战3年,开山造地两万亩,栽树100万株。已有12亩山场的王合小对记者说,他们的人均粮食占有量增加109公斤,人均收入增加500元。
  扶贫不仅仅是经济活动,推进社会全方位的进步,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才是实验区追求的目标。
  教育———实验区每年增设奖学金20个名额,专门用于品学兼优但家境贫寒的学生。目前已资助60名。
  医疗———实验区为各村培训医生50名,并配备起码的医疗器械。
  妇女———实验区创办两期妇女学校,传授卫生、法律、育婴、营养等知识。同时,专门设立妇女小额扶贫贷款,帮助妇女养兔、养牛、办豆制品加工作坊,一批独立自尊的女强人脱颖而出。
  农民经济联合社、星级文明家庭、果树科技园……一项项新鲜事在这些落后的山村“落户”。内丘山乡的农民,在崇山峻岭中开出一条通往现代文明的可持续发展之路。
  这出山乡巨变的总“导演”,是中国人民大学年届七旬的严瑞珍教授。
  县委副书记刘辰燕介绍说,严教授经常是不跟县领导打个招呼,悄悄进山。住在村里的简易房,吃粗茶淡饭,白天扛上铁钎验收梯田,夜晚入户动员群众。那年春节,欢快的大伙还没过到十五,就看见白发苍苍的严教授……
  “我一直在校园搞农村经济理论研究,随着教学的深入,想搞点实际工作。”这是严教授的解释。他把课堂搬到太行山上,实验区成为他挖掘不尽的富矿。他的《中国贫困山区发展道路》、《反贫困中的市场与政府行为》等专著分获孙冶方经济学奖、吴玉章科研奖。
  太行无言铸丰碑。宋健同志来山区视察时说,严教授这么大年龄,从北京来到贫困山区,为农民脱贫致富操心出力,捧着一颗红心来,不带半棵青草走,这种精神值得学习。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